解读白癜风与络氨酸酶的关系 http://www.bdfyy999.com/bdf/yufangbaojian/binglibingyin/4681.html
高三地理选择题专项训练: 世界微观区域分析型
下图示意某岛屿地理位置。读图完成1~3题。
1.形成甲处曲折海岸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火山活动B.海浪侵蚀
C.冰川侵蚀D.河流侵蚀
解析 该岛为冰岛,第四纪以来冰川广布,冰川侵蚀形成峡湾地貌,海岸线曲折。
答案 C
2.桦树是乙市重要的绿化树种之一,桦树在该市生长良好的原因主要是( )
A.火山灰深厚,土壤肥沃
B.受西南风影响,全年降水丰沛
C.地处背风坡,冷空气影响小
D.暖流通过附近海域,冬季温暖
解析 乙市为雷克雅未克,虽然地处高纬度,但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冬季温暖,阔叶树种可以顺利越冬。
答案 D
3.某日,乙市居民看到太阳位于西南地平线附近,该日( )
A.昼短夜长B.昼长夜短
C.昼夜等长D.正值极夜
解析 太阳位于西南地平线附近,正值日落时刻,据此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
答案 A
“世界蛋白石(猫眼石)之都”库伯佩地始建于年,从地表看非常荒凉,实际上这个小镇有名居民,其中的大多数生活在地下的洞穴。小镇的水特别珍贵,要靠一根水管从几十千米以外引水,引来的水经脱盐处理后才能使用。下图示意库伯佩地位置。据此完成4~6题。
4.年,库伯佩地吸引人口聚集的主要原因是( )
A.耕地充足廉价B.矿产资源开发
C.交通便利D.草场广阔
解析 库伯佩地是“世界蛋白石之都”,正是矿石的开采吸引人们的到来。
答案 B
5.库伯佩地居民生活在地下的原因是当地( )
A.淡水资源缺乏B.多台风和沙尘暴
C.夏季气候炎热D.土地资源紧缺
解析 库伯佩地处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夏季气候炎热,居民生活在地下更凉爽,C正确;居住在地下不能解决淡水资源缺乏的问题,A错误;此地多沙尘暴,台风较少,B错误;土地资源丰富,D错误。
答案 C
6.当地用水需要脱盐处理的原因是( )
A.水源地位于内陆,地下水盐度较高
B.引自海洋水,海水的盐度较高
C.当地盐碱化严重,地表水盐度较高
D.产业用水要求高,须脱盐净化
解析 当地用水需要脱盐处理的原因是水源地位于内陆,地下水盐度较高,A正确;几十千米以外引水,不可能是引自海洋水,B错误;地表水缺乏,不是引地表水,C错误;开矿用水对水要求不高,不需要脱盐净化,生活用水才需要脱盐,D错误。
答案 A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7~9题。
7.关于德温特河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无冰期,没有冰雪融水补给
B.流量稳定,含沙量小,有冰雪融水补给
C.河流有冰期,汛期主要在夏季
D.河流含沙量大,无冰期
解析 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根据经纬度来看该地位于塔斯马尼亚岛,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最低温在0℃以上,无冰期,也不会有冰雪融水补给。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流量稳定,冰川湖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不是现在的冰川。
答案 A
8.土壤肥力是土壤水肥气热的协调程度,则图中M、N两地的描述,正确的是( )
A.M地土壤厚度小于N地,肥力大于N地
B.M地土壤厚度和肥力都小于N地
C.M地土壤厚度大于N地,肥力小于N地
D.M地土壤厚度和肥力都大于N地
解析 考查土壤的肥力。M地位于河流下游,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土层厚、有机质含量高;N地位于河流上中游,以侵蚀作用为主,土层薄、有机质含量低。
答案 D
9.图中霍巴特港是各国南极科考征程中重要的补给站,下列关于在该港口补给物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所有南极科考补给港口中距离南极大陆最近的港口
B.当地丰富的温带水果和反季节蔬菜是重要补给物资
C.补给物资的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前后,物资补给和人员短暂休整后往南极
D.考察队补给物资的时间一般在5月中旬前后,物资补给和人员短暂休整后往南极考察
解析 考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点。距离南极大陆最近的港口在火地岛;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热量不足,没有反季节蔬菜;南极科考在南极的暖季,南极的暖季在11月以后;5月后进入冬季,又是极夜,不利于科考。
答案 C
某中学生去北极地区旅游,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地处北极圈内,据当地人说,太阳从6月12日起就一直展现在天空,虽然每天也在不停地向着一定的方向运转,但不会落下,在天空中绕着圈子移动。漫步街头,我看见了许多高大的阔叶树……”下图示意北极地区,据此完成10~12题。
10.该城市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①地B.②地
C.③地D.④地
解析 该城市太阳从6月12日起就一直展现在天空,说明该城市出现极昼现象。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知,6月12日太阳直射21°N附近,此时69°N附近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据材料“漫步街头,我看见了许多高大的阔叶树”可知,该城市温暖湿润,能够生长高大的阔叶树,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结合图中四地的位置,比较分析可知,②地深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温暖湿润。
答案 B
11.该城市能够生长高大阔叶树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B.西风气流
C.海陆位置D.洋流
解析 该城市能够生长高大阔叶树,说明气候温暖湿润,这主要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答案 D
12.该城市一年中的极昼期大约为( )
A.10天B.20天
C.30天D.40天
解析 该城市6月12日进入极昼期,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对称性规律可知,该城市的极昼时间约为6月12日至7月2日,极昼期约为20天。
答案 B
某游客从哈尔滨出发去美国某大城市旅游,在飞行途中,游客发现客舱显示屏上同时展现下表数据。据此完成13~14题。
飞行速度
千米/小时
目的地当地时间
17:30
飞行高度
米
出发地法定时间
9:30
机舱外温度(℃)
-50
飞机目前时间
14:30
13.目的地的位置和飞机目前位置最可能是( )
A.美国西海岸、大西洋上空
B.美国东海岸、大西洋上空
C.美国西海岸、太平洋上空
D.美国东海岸、太平洋上空
14.游客此次旅行,在出发地、目的地可见到的是( )
A.出发地麦浪金黄B.目的地阳光火辣
C.出发地绿树成荫D.目的地阴雨绵绵
解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利用区时确定地理位置和利用气温确定季节。第13题,由表格中的飞行时间判断,出发地法定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9:30,目的地当地时间17:30,可以确定目的地在西八区,位于美国西海岸;飞机目前时间14:30,飞机目前在西十一区,位于太平洋上空。故选C。第14题,由表格中信息机舱外温度-50℃,飞机飞行高度米,可以判断海平面气温约是4℃,北半球冬季,美国西海岸的地中海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阴雨绵绵,D正确;出发地麦浪黄金是春末夏初,A错误;目的地阳光火辣在夏季,B错误;出发地绿树成荫在春、夏季,C错误。故选D。
答案 13.C 14.D
读下图,完成15~17题。
15.图甲中a点与图乙中b点相比较,一年中开始结冰时间的早晚和造成差异的原因最主要的是( )
A.a晚于b最主要原因是海陆位置
B.a晚于b最主要原因是洋流
C.a早于b最主要原因是洋流
D.a早于b最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
解析 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同纬度地区,海陆差异和大气环流对气温影响最大,二者都受大陆气团的影响,但b点在哈德孙湾里面,由于周围都是陆地,受陆地影响较大,a在海洋里面,b结冰时间比a早。
答案 A
16.对图乙中①③附近海区海底地形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广阔,③处附近没有海沟,大陆架小
B.①处附近没有海沟,大陆架广阔,③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小
C.①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小,③处附近没有海沟,大陆架广阔
D.①③处附近海底有海沟,大陆架小
解析 主要考查地形地貌及其成因。①处在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有海沟,大陆架比较小;③处位于美洲板块内部,靠海边,大陆架宽广。
答案 C
17.影响②所在国家种植业主要布局在②处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市场B.降水
C.土壤D.热量
解析 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②处所在国家为加拿大,其耕作业布局在南部河谷地带,主要是该国纬度较高,热量不足,而南部河谷地带相对于国土其他部分,纬度相对较低,热量条件好。
答案 D
下图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下图,完成18~19题。
18.图中甲、乙、丙( )
A.地貌分别是峡谷、冲积扇、三角洲
B.地貌分别由流水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作用形成
C.海拔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丙、乙
D.地貌特征分别是山高谷深、地形平坦、地势低平
解析 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图中甲、乙、丙地貌分别是峡谷、冲积平原、三角洲,A错误;甲、乙、丙地貌分别由流水侵蚀、流水沉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B错误;根据河流流向可知海拔从高到低依次为甲、乙、丙,C错误;甲、乙、丙地貌特征分别是山高谷深、地形平坦、地势低平,D正确。
答案 D
19.制约丁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灌溉水源B.劳动力
C.热量D.科技水平
解析 丁地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比较高,气温低,制约丁地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热量;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种植小麦和青稞,劳动力和科技水平不是主要因素,选择C。
答案 C
下图所示地区有地域特色鲜明的传统民居“蜂巢屋”,一般由3至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据此完成20~22题。
20.蜂巢屋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反映当地的自然环境( )
A.沙漠广布B.森林覆盖率低
C.全年气候干旱D.河湖众多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地处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不可能沙漠广布,A错误;地中海气候冬雨夏干,不可能全年气候干旱,C错误。该地区整体降水较少,不可能河湖众多,D错误。该民居是当地人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而成。这样的民居,既克服了当地物资缺乏,又适应了当地气候特点,是一种古老而优越的生态民居,因该地森林覆盖率较低,物资缺乏,因此采用茅草和泥土筑造,B正确。
答案 B
21.“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推测其主要原因( )
A.夏季隔热,冬季保温B.墙体坚固,稳定性好
C.抵御夏季的雨水D.防御冬季的风沙
解析 该地地处地中海东部,应属于地中海气候,具有“夏季炎热,冬季多雨,春秋多风沙”的气候特点。“蜂巢屋”的墙体厚达80厘米,并不是越厚墙体越坚固,茅草和泥土作为墙体材料才能起到坚固墙体的作用,B错误。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C错误。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风沙天气少,因此厚墙并不是为了防御冬季的风沙,D错误。厚墙可以阻隔夏季阳光,使得室内较为凉爽,还能阻挡冬季冷空气,室内降温慢,A正确。
答案 A
22.蜂巢屋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很多游客,从气候角度分析,最适宜的游览时间( )
A.11-12月B.7-8月
C.4-5月D.1-2月
解析 蜂巢屋地处地中海东部,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多雨。游客要去此地旅游应选择在春秋季节前去,气候较为适宜,因此选项中4—5月较为合适,C正确。
答案 C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