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列兹曼庆祝动作向歌星致敬连登各足球媒体头版
半决赛对德国梅开二度之后,格列兹曼人气大增,同时火起来的还有他进球之后的庆祝动作。关于法国人这个庆祝动作的起源众说纷纭,不过事实上他是为了向加拿大的说唱歌手德雷克(Drake)致敬。
德雷克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在成为一名饶舌歌手之前他还是一名小有名气的声优,年他与蕾哈娜合作了单曲《WhatsMyName?》,随后一炮而红,近年来德雷克佳作不断,大量作品登上美国公告牌单曲榜,《HotlineBling》是其中一首,同时也是格列兹曼庆祝动作的灵感来源。
在这首歌曲的MV中德雷克多次做出把两支手比成电话造型,左右摇摆的舞蹈动作,这跟格列兹曼在欧洲杯赛场上做出来的庆祝姿势如出一辙,有趣的是,德雷克本人在这首歌出品之后曾经表示希望更多人能因为他的音乐爱上舞蹈,现在来看,他的响应者里不乏大牌。
在谈到自己的庆祝动作时,格列兹曼称:
“我的庆祝动作是从德雷克的歌曲里得来的,在我以前为马竞破门之后,我就经常做这个动作,不过在欧洲杯赛场上我太激动,乃至于一开始忘了做动作,在对爱尔兰的比赛打进第二个球之后,我终于把它想起来了。”
现在格列兹曼和《HotlineBling》已经在社交网站上成为热搜词汇,法国前锋和他俏皮的庆祝动作,必将在之后成为足坛的经典瞬间之一。而在与德国一役的第二天,欧洲各大足球媒体的头版都被格列兹曼占据。《队报》打出“狂喜”的标题,配上格列兹曼进球后全队欢呼雀跃的场景。而西班牙《阿斯报》则形容格列兹曼为“国家英雄”,《米兰体育报》还特别强调了博格巴为格列兹曼传球之前的魔幻舞步,毕竟前者是意甲顶星。
体坛+记者陈硕麟报道
冰岛“维京雷霆式鼓掌”从何而来?苏格兰…冰岛全国人口不到33万,冰岛队却在法国欧洲杯上打进8强,并制造了将成为这届英格兰国脚一生污点的惨案。维京后裔们在欧洲杯赛场上留下的不只是黑马疾驰的演绎,还有令人动容的“战歌”。
每场比赛中,冰岛球迷都会以整齐划一的节奏,双手高举鼓掌,口中同时发出“呼”的吼声,节奏越来越快,直至掌声杂乱,欢呼四起。
数万球迷以这一方式助阵,自然声震长空,气势卓绝,既能威慑对手,更能鼓舞子弟兵。这一助威、庆祝方式已经获誉“维京雷霆式鼓掌(Vikingthunder-clap)”。赛后冰岛全体队员也会走到自家球迷聚集的看台前,与他们一同做这一庆祝,失败时也不例外(以下视频便是输给法国后的场景)。
即便冰岛在1/4决赛中被法国5比2淘汰,球队回国后仍被视为英雄,数千球迷聚集在雷克雅未克的球迷区,再一次用“维京雷霆式鼓掌”表达了对球队的支持(以下视频)。
而也正是在冰岛与法国的比赛中,法国球迷也学到了这一招,并在球场主持人带领下当场演绎,只不过他们的演绎远无冰岛人的气势。
不过这并不妨碍法国球员们在半决赛2比0击败德国后,也和球迷进行了这一互动;此前威尔士1/4决赛击败比利时后,贝尔也带着队友们如此与球迷互相示爱。
那么,这一杀气腾腾的助威方式从何而来?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将其与维京人联系在一起,将其源头脑补为古代维京人开战前的“战咏”仪式。
不过根据《冰岛晨报》和《爱尔兰时报》的解释,这一助威方式其实和维京人的历史根本不搭架,而是诞生自苏格兰……对,英格兰北边的苏格兰。
年7月,冰岛俱乐部斯蒂亚尔南在欧联杯资格赛第2轮客场对阵苏超俱乐部马瑟韦尔,马瑟韦尔球迷就和平常一样唱着最爱的歌《自我幼时》(歌词极简单:自我幼时/我便追随马瑟韦尔/我的球队/哦哦哦哦……),随着节拍、鼓点鼓掌,这一方式立刻抓住了冰岛球迷的心。
一个名叫“银之匙”的斯蒂亚尔南球迷组织,将马瑟韦尔球迷的版本引进回国,改造为更具威慑力的版本。
那场比赛斯蒂亚尔南客场拿到2比2平局,回到主场3比2胜出,他们此后还通过了第3轮考验,可惜打到附加赛被国际米兰两回合9比0淘汰。
虽然没能进入欧联杯正赛,但斯蒂亚尔南球迷们此后将这一做法推广到了国家队球迷团体……如今经过欧洲杯的推广,毫无疑问,新赛季这一“战吼杀阵”必然会出现在主流联赛之中。
体坛+记者严俊报道
编辑:孙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