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珍国药国医堂专家为你全新解读牛蒡子

为安全有效地使用中药,由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学教研室华碧春教授,为大家系列介绍常用中药味的基本知识。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表药·发散风热药——牛蒡子。

牛蒡子

Niubangzi

ARCTIIFRUCTUS

解表药——发散风热药

●●●

来源

为菊科植物牛蒡的干燥果实。

生境分布

生于路旁、沟边或山坡草地,或栽培。

采收加工

秋季采收果实,去杂质,晒干。无臭,味苦,微辛而稍麻舌。药材以粒大、饱满、色灰褐者为佳。生用或炒用。

功效主治

辛、苦,寒

①疏散风热:治风热感冒。

②宣肺透疹:治疹出不透。

③散结解毒:治腮腺炎、咽喉肿痛、疮疖肿毒。

用量用法

3-10克,打碎,水煎服。便溏者慎用。

▲牛蒡子

ArctiumlappaL.

验方

集萃

①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牛蒡子9克,板蓝根15克,薄荷、甘草各3克,水煎服。

②麻疹不透:牛蒡子、葛根各6克,蝉蜕、荆芥各3克,水煎服。

③流行性腮腺炎、疮痈肿痛:牛蒡子10克,黄芩9克,升麻、蒲公英各12克,水煎服。

④肺热咳嗽、咳痰不畅:牛蒡子、浙贝母各10克,桔梗、甘草各3克,水煎服。

⑤习惯性便秘:生牛蒡子(捣碎)15克,开水毫米,冲泡20分钟后代茶服饮。

文章提供验方仅供参考,诊断使用请遵医嘱。

下期预告:

解表药·发散风热药——蔓荆子

图文编辑

菟丝子

华碧春

教授、医学博士

先后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俞慎初教授及杜建教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药药膳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膏方研究会副会长。曾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奖一等奖。主要研究工作:中药临床安全与合理用药,中医食疗药膳、膏方养生保健,客家医药文化,客家、畲族、闽南地区等民间草药、食疗药膳收集整理、研究开发等。

咳嗽、慢性咽喉炎、鼻炎、口腔溃疡、胃脘痛、便秘、妇科月经不调、绝经前后综合征,以及代谢综合征、慢性疲劳综合征、肿瘤、各种慢性病的膏方和食疗药膳调养等。

国医堂坐诊时间:

周二上午(08:00—12:00)

周五上午(08:00—12:00)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sidingbib.com/lkls/102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