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疔五六处,胆囊息肉消失,羊毛疔新创举

患者女41岁。患胆囊炎,胆囊息肉就诊。就是时间是年2月底。患者自述:近几年经常会出现腹痛,位置肚脐眼下方,疼痛难忍。而且遇凉拉稀,一旦遇到凉气,马上就得去厕所。去厕所后症状缓解。患者吃过药物,用过不少方法治疗。西医大夫告知:无特别好的方法,建议:手术切除胆囊。

患者犹豫彷徨中来找我治疗。用挑羊毛疔法:治疗肝胆在后背的反应点五个。患者当时感觉胆囊部位隐痛感觉不到。后来从经常发作,逐渐转变为一个月发作一次。情况逐渐好转。今晨患者爱人发来昨天B超结果。结果显示胆囊炎消失,胆囊息肉消失。才仅仅两个多月,就达到了如此效果,患者开心满意!

中医上的胆:

  胆呈囊形,附与肝之短叶间,与肝相连。肝和胆又有经脉相互络属,互为表里 胆的生理功能,一是贮藏并排泄胆汁;二是主决断。胆贮藏、排泄胆汁,其与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有关,参与六腑的“传化物”,故胆为六腑之一。但胆不容纳水谷、传化浊物,与其他腑又不同;胆贮藏胆汁为精汁,故胆又属奇恒之府。

《东医宝鉴》说:“肝之余气,溢入于胆,聚而成精。”肝生成胆汁是不间断的,而胆汁排泄到小肠是间断性的,生成与排泄这两个过程显然不是同步的,于是胆就担负着贮存胆汁的功能。贮存的目的是为了调节胆汁生成和排泄之间的关系。所以,贮存是为排泄的需要,是暂时的。

  胆的上方有管道与肝相通,肝之余气化生胆汁,然后通过此管道流到胆内;胆的下方有管道与小肠相通,随着消化的需要,胆汁经此管道排泄到小肠中,以帮助对饮食物的消化。清·吴鞠通在《医医病书·小便论》中说:“胆无出路,借小肠以为出路。”

胆腑通畅,贮存和排泄胆汁的功能才能正常进行。胆腑阻塞不通,必然会导致胆汁排泄不畅。胆腑阻塞的因素,主要有湿热、瘀血、砂石、寄生虫等直接阻塞管道,或气机紊乱所致胆管痉挛,形成胆腑不通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胁肋胀满、疼痛等症。

由于胆汁对消化饮食有特殊作用,所以胆汁排泄不畅,则会影响到消化功能,产生食欲不振、厌食油腻、腹胀、大便秘结或腹泻等症。胆汁上逆,可见口苦、恶心、呕吐黄绿苦水等症。胆汁外溢肌肤,则可发生黄疸。

十一脏取决于胆,语出《素问·六节藏象论》:凡十一藏,取决于胆也。”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义同;胆对脏腑的决断作用主要是针对神志活动而言;胆通过影响心神而决断十一脏。

常见病因:

首先是饮食不规律,如长期早晨不吃饭,晚饭吃的多;暴饮暴食,缺乏运动,经常饮酒过度,喜食肥甘厚腻的食物,如大鱼大肉、煎炸的食品及零食等;其次是免疫力低下造成的胆道的感染;再者就是情绪失调导致胆汁的排泄受阻;另外还有妊娠的妇女,胆道寄生虫,急性胆囊炎没有得到规范性的治疗,日久形成慢性胆囊炎等。

注意事项:

胆囊疾病很容易反复发作。因此,饮食上一定要有规律,早饭好好吃,午饭认真吃,晚饭要少吃。胆囊炎的病人在饮食上不仅要注意食物细软、易于消化,少食多餐,更要忌食辛辣、油腻煎炸,酒等刺激性食物,以减少或避免对胆囊的刺激。总之,患胆囊炎的病人,饮食安排不仅要适用于急性发作的时候,在静止期或者是恢复期也应该如此,以防复发。

冯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sidingbib.com/lkls/10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