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大概
字
读完共需6分钟
作者程诚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研究员;潘文悦系人大重阳实习生。本文刊于《海外投资与出口信贷》年第3期,原标题为《奥巴马政府“电力非洲倡议”简析》。
一、“电力非洲倡议”提出的背景
在二战后形成的国际援助体系中,美国不但一直保有世界最大的双边援助规模,而且通过投票权(注资比例)控制着世界银行、美洲国家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主要国际发展机构。通过规模庞大的援助计划,美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起了制度化的“援助国—受援国关系”,进而在受援国的经济、政治、民生、军事安全等各个领域都施加着强大的影响。然而,正如《援助的死亡》一书所描述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以下简称“撒南非洲”)六十多年来获得了总额超过一万亿美元的援助资金,在全球各地区当中比例最高,这些接受援助的国家却不仅“没有产生东亚地区(那样的)的经济增长,而且还形成了对西方援助的制度性依赖。”
苏联解体后,由于非洲丧失了遏制共产主义扩张前线的战略价值,美国对非援助额出现了显著下降。相反,法国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凭借对广大法语非洲国家的传统影响力和积极的投资政策,逐渐建立了经济优势,曾一度占据非洲市场高达21%的份额,同时期美国仅为7.7%。进入21世纪后,美国在非洲的地位还遭遇了中国的冲击。非洲市场是中国工程承包企业仅次于亚洲的、最为重要的海外市场,来自中国的基建资金在至年间增长了三倍,年时约占全非洲基建融资总额的一半;中国对非直接投资也开始快速增长,-四年间年均增长20.5%,投资流量由14.4亿美元增至25.2亿美元。年,中国取代美国成为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近几年来进一步拉大了和后者的距离。年李克强总理访问非盟时曾经宣布,预计到年,中国与非洲的年度双边贸易额将达到亿美元,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将提高到亿美元。
为了应对来自法国和中国的投资挑战,美国进行过两次主要的对非政策调整:年,克林顿政府通过《非洲增长与机会法案》(AfricanGrowthandOpportunityAct,简称AGOA);年,小布什政府在吉布提设立了新的美军非洲司令部,并提出了“非洲基础设施计划”(AfricanInfrastructurePlan,简称AIP)。但两项政策的效果都不显著:一方面没有扭转美国对非经济影响力减弱的态势;另一方面忽视了对基础设施和生产领域的投入。美军非洲司令部的建立虽然有利于维护美国在非洲的政治安全利益,但同样导致了其对非政策的“军事化”,美国急需新的政策手段来维系自己在非洲的经济影响。
长期以来,非洲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受到基础设施匮乏与公共服务水平低下的严重限制,而电力无疑是最为稀缺的基础设施资源。据世行和非洲开发银行测算,总人口达到11亿的48个撒南非洲国家在年的总发电量竟然与人口仅为四千七百多万的西班牙基本持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年发布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展望》中也将基础设施问题独立成篇,并且明确指出电力基建的缺乏是最大的基建赤字。电力基建的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但是一旦并网(投产)即可以产生稳定的收入流,投资回报不仅有保障,而且还款周期相对较短。其中的跨国电力基建项目还可以带动本国的装备制造业和安装、维护等高端服务业的出口,因而得到了各国政府和国际承包商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