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珍X刘欣玥与他人的灵魂共情,是写作的最

中科医院用爱心承担责任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6169066.html

文珍,作家。已出版小说集《夜的女采摘员》《柒》《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十一味爱》,散文集《三四越界》,诗集《鲸鱼破冰》。曾获老舍文学奖、十月文学奖、上海文学奖等。

故事天然属于夜晚

刘欣玥: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文珍一起,谈谈你最新出版的小说集《夜的女采摘员》。年你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十一味爱》,此后又有小说集《我们夜里在美术馆谈恋爱》《柒》,散文集《三四越界》,诗集《鲸鱼破冰》相继问世。将近10年的写作编年,也伴随着文体上不断的试验和越界。《夜的女采摘员》可以说是10年写作的一次积淀,也可以说是一次特别的变奏。书中有让人耳目一新的尝试,也有你一以贯之坚持和追问的东西。

在我印象里,你曾多次将写作比作“泅渡大海”。此刻,我们在上海北外滩虽然没有大海,但泅渡黄浦江或许也不错。建投书局本身也是高度隐喻化的空间,我们虽然从黑暗中出发,但一路上都向着发光的彼岸。这就像是写作本身一样。

卢梭在《爱弥儿》里说过,我们的生命有一半时间在黑暗中度过。在电灯被发明之前,故事似乎天然地属于夜晚。人们在夜里更容易自我省察,袒露内心诚实的情感和欲望。但黑夜也意味着危险、恐惧和未知,它催生出幻想,让人类有了讲故事打发漫漫长夜的机会。这也是很多民间传说、精怪故事、童话寓言的由来。但随着照明技术和科学启蒙的普及,黑暗被驱逐,我们也丧失了许多属于前工业时代的想象力。在这个意义上,我将《夜的女采摘员》理解为一种黑夜故事传统的复活。书中的很多主人公是“非人”,有超现实主义色彩,文体也混合了成长小说、童话、奇幻文学、鬼故事与寓言,呈现出形式与内容相互呼应的奇特性。

你一向擅长写都市男女的情感故事,但是这次却转向了离自身经验很远的他者。是出于什么样的契机,让你开始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sidingbib.com/lkjt/783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