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rk,Stillfrom"Wanderlust"directedbyEncyclopediaPictura,。来自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览“Bj?rk”,
不难发现,当今活跃在艺术界最富于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之中有不少都来自冰岛。比约克(Bj?rk)、拉格纳·贾尔坦森(RagnarKjartansson)、卡特琳·西于尔扎多蒂(KatrínSigurdardóttir)和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Eliasson)(准确来说,他有一半丹麦血统),他们都以别具一格的跨界创作方式著称。而这个人口区区33万的国家,却是个孕育着大量设计师、作家和音乐人的创意小宇宙。
在世界最具创新力的国家排名中,冰岛一向不会缺席。在冰岛,每四个人中就有一位创意从业人士;每十个人当中就有一位出过书,比例之高令人惊叹。小小岛国上经营着7,多家创意公司,即便在年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冰岛创意行业的就业机会仍逆势增长。
尽管一直以来,外界揣测冰岛创意界的繁荣主要得益于相对与世隔绝的环境和令人窒息的天然美景,而近期发表在《天才国际杂志》(GiftedandTalentedInternational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发现,冰岛人的惊人创造力其实源于一些更为直接和关键的因素。
研究过程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冰岛哈帕音乐厅(HarpaConcertHall)外立面。摄影:mariejirousek图片来源:Flickr
年,堪萨斯大学教授、心理学家芭芭拉·科尔(BarbaraA.Kerr)和她学艺术的女儿在去往布拉格度假的途中,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短暂逗留了一个周末。科尔的女儿深深被这个城市创意社群的氛围所打动,完成剩下的两年学业后,便移居到雷克雅未克。在那里,她融入到当地创意群体,充分沉浸在她认为是美国大学无可比拟的浓厚创意氛围当中。科尔渴望深入了解是什么造就了冰岛人得天独厚的创造力,于是她为她带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就此发起了一场研讨会,随后全员出动来到冰岛做实地考察。
“为何冰岛人如此有创意?”带着这个问题,科尔和她的八位学生从“人、地理、过程、产品”这四个造就冰岛创新精神的可能角度出发,并针对艺术和音乐领域展开研究。他们大量收集数据,考察多个不同变量,从以下方面提取突出因素:冰岛居民的能力和个性;自然和人造环境;社会、家庭、教育和文化多样性;政府和经济政策。
他们进行了全面的文献分析(包括对现有学术成果和大众传媒资料进行共1,多小时的分析),同时在雷克雅未克当地开展最新的调查采访。
“我们走出象牙塔,用观察去检视文本内容,这样还能吸纳冰岛居民对研究的意见。”科尔提及研究方法时说道。
从已有的联系人网络和新接触的当地居民中,科尔和她的团队选出15位他们认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音乐人还有写作者进行访问,其中包括流行报刊《雷克雅未克报》(ReykjavikGrapevine)的编辑。随后,他们又行遍雷克雅未克和冰岛各地,在当地活动上、书店里、博物馆和其他场合上和人群发生即兴对话,以此为课题补充更全面的素材。访谈的形式不拘一格,比如一位研究员曾在当地酒吧里就夜生活和情感关系的话题和旁边的冰岛男子聊了10分钟。
有何发现
摄影:JonathanPercy
虽然大部分冰岛人对冰岛人天赋秉异的说法不以为然,科尔团队的研究结果却支持了这一论断:冰岛人的创造力是个体、社会、教育还有文化综合驱动的结果。
尽管冰岛人总体上不具备过于鲜明的个性或特殊能力,但他们身上却常常散发着“独立的气质与兼容的心态”。对此,科尔写道:“这正是与创造力最密不可分的性格特质——经验开放性。”
在环境方面,冰岛人也不认同广阔无垠的自然景观是创造力源泉这一观点。受访者对此都表示高度怀疑,典型的两种反对论调是:“灵感来自社区和文化,并非环境”以及“所谓美景造就创造力只是国家用来宣传的手段。政府想出这种标语只是为了吸引游客。”研究员也发现城市和社会环境对创造力而言更为重要。
科尔打趣地说道:“我们一度认为,冰岛人就像水中鱼一样,他们生活在一个令人迸发灵感的环境中,对此早就习以为常。”而异乡人面对冰岛震撼人心的自然风光时灵感泉涌也不足为奇。
科尔发现,冰岛人和美国或其他欧洲人最大的不同点之一是“家庭生活的极大差异”。冰岛夫妻地位相当平等,女性的创造成果往往会得到充分的支持。尽管婚姻制度不是首选(只有30%的冰岛人选择结婚),家庭生活和对孩子的关爱却在成人生活中占据核心地位。
JuergenTeller,Bj?rkandson,冰岛,?JuergenTeller
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孩子都能享有玩乐和探索的空间,这是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可或缺的过程。学校教育资源是免费和公共的,考试制度被弱化,学生因此可以投入到实践性学习和自由发挥当中。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创新教育(InnovationEducation)成为了学校的重要课程。创新教育于年起源于冰岛,随后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英国的部分地区被应用。学生有机会在日常生活中发挥创意,而老师的角色“更像是引导者而非传授者”,支持和帮助学生生成高质量、新颖的想法。
科尔认为实际动手制作的能力也很重要。“每个冰岛男子都会编织,每位冰岛女性都会使用机械工具。会使用机械工具这一点,对于不论是在家实践还是在学校学习来说,都非常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尔指出。
政府在孵化创意方面上也功不可没。研究员发现,“冰岛的政策鼓励和推广发展创意产品”,比如街头艺术家的公共艺术创作俯拾皆是。但受访者也指出,政府的支持毕竟还是服务政治目的,而更为激进的创想表达很可能正因此受到妨碍。
科尔团队发现,阶级不那么分明的社会也能带来更多创造力。一个例子便是冰岛的线上电话薄,专供创意人员与同行、成功艺术家、当地官员和商业人士联络,以便共同讨论项目与合作。科尔认为这对艺术家来说尤为重要,“他们不仅可以联络彼此,还可以跟决策者和推广方接触。假设你有一支摇滚乐队,通过线上电话簿,你可以接受预定,可以请乐评人来观赏,想和谁取得联系并不困难。”
这意味着什么?
拉格纳·贾尔坦森(RagnarKjartansson),“WorldLight–TheLifeandDeathofanArtist”,。华盛顿赫施霍恩美术馆与雕塑园“拉格纳·贾尔坦森”展览
经过调查,研究员认识到相当关键的一点便是冰岛在教育中对儿童和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冰岛的学校不仅为儿童提供专门的创造空间,还推行着发掘潜力的创新教育方法,学校是培养独创性的关键一环。
在研究的最后,科尔总结道,冰岛人享有的慷慨的社会安全保障仍是不容忽视的要素。作为结尾,研究团队引用了参与调查的一位冰岛移民的话:“食可果腹、居有定所,拥有儿童保育和教育资源,可不要低估这种安全感给你带来的创意空间。”
●
CaseyLesser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