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名校系列地理模拟试题60

肇庆市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

地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的干旱次数。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干旱等效频度分布示意图(单位: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区域干旱等效频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A由西向东逐渐增高B.由北向南逐渐增高

C.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高D.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高

2.由图判断,与武汉相比,开封()

A.年降水量较少B.地表径流丰富C.降水时间变率大D.冬季积雪时间短

3.图示区域干旱等效频度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A.夏半年雨带的南北推移B.夏秋两季的台风影响

C.厄尔尼诺现象频繁发生D.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

气温的变化是对流层大气受热过程的表现,是重要的气候要素之一。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一年内各月最高和最低气温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示城市春季最高与最低气温差异较大,其主要原因是春季()

A.雨季未到,受热高压控制B.大陆性强,气温回升快

C.地形闭塞,干热空气集聚D.晴日多,太阳辐射多

5.该城市可能位于我国()

A.西北地区B.东北部沿海地区C.西南地区D.东南部沿海地区

峡湾是冰川作用山谷或河谷后,被海水淹没的“U”型谷。峡湾狭长深邃,状似山谷,延伸到海中。冰岛是世界上峡湾地貌较多的国家,共有个峡湾。下图示意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的峡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冰岛峡湾地貌发育的有利条件是()

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降水丰富,流水作用强烈

C.地势起伏大,地壳不稳定D.地处高纬,冰川面积辽阔

7.峡湾地貌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地壳上升—流水侵蚀—冰川刨蚀B.冰川刨蚀—流水侵蚀—海水入侵

C.流水侵蚀—冰川刨蚀—海水入侵D.流水侵蚀—地壳沉降—冰川刨蚀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周围高山环绕,湖面海拔米,面积约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米,最深处达米,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型淡水湖,被称为“高原明珠”。的的喀喀湖海拔高而不冻,水面平均温度14℃.有25条河流流入的的喀喀湖,只有一条德萨瓜德罗河从湖中流向波波湖。下图示意的的喀喀湖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的的喀喀湖海拔高而不冻的主导因素是()

A周围高山环绕,干热风盛行B.位于低纬度,湖泊蓄水量大

C.地下岩浆活动,地热资源丰富D.地处高海拔,常见晴朗天气

9.的的喀喀湖水位季节变化明显,其高水位出现在()

A.9—11月B.12—次年2月C.3—5月D.6—8月

10.的喀喀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船可通航的湖泊,其原因是()

A.风平浪静,无结冰期B.客货量大,河湖相连

C.城镇密集,交往密切D.湖面宽阔,湖水较深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是巨大的,许多沿海地区的温度和降水状况都与附近的洋流有关。下图为非洲南部洋流图,图中鲸湾港、伊尼扬巴内的数值分别为1月和7月平均气温值(单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①、②分别表示()

A.暖流、寒流B.寒流、暖流C.风海流、补偿流D.补偿流、密度流

12.与7月相比,鲸湾港、伊尼扬巴内1月平均气温差异更大,说明1月份()

A.①洋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更强B.②洋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更强

C.①洋流的增温增湿作用更强D.②洋流的降温减湿作用更强

青藏高原地质历史极其年轻,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形成了世界最高、最年轻而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紧密结合的自然地理单元。下图示意青藏高原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青藏高原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B.水分C.纬度D.海拔

14.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主要是因为该地区()

A.气候高寒B.降水稀少C.植被稀疏D.湖泊众多

某校中学生小明利用假期,查询了当日°E上不同纬度城市大致的日落时刻,并将其绘制在一幅经纬网(图中虚线为北极圈)图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小明查询的日期最可能在()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16.甲地日落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的()

A.1/3B.1/4C.1/5D.1/6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长期观察与已有经典理论的基础上,地貌学家将山区下切性河流侵独地貌的演变过程总结为4个阶段:①快速下切阶段:此阶段河谷形成一个狭窄的“V”型;②下切拓宽阶段:河谷宽度随之增大,河谷形态变为较宽的“V”型,易发生崩塌和滑坡等地质灾害,大量的崩塌和滑坡物质进入河床;③淤积抬升阶段:随着内外力条件的改变,河段逐渐转为淤积抬升,河谷变为“U”型;④动力平衡阶段。下图为理想情况下下切河流地貌演变第①、②阶段示意图。

(1)分析第①阶段河流快速下切的地质条件。

(2)第②阶段,图示甲期间河流下切延缓,乙期间进入新一轮的下切。分析其原因。

(3)阐释第③阶段,河床反而淤积抬升的原因。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年某月某日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1)描述该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状况。

(2)比较该日北京和东京两城市天气特点。

(3)分析P地所在的日本海能够维持高压系统存在的有利条件。

19.海洋地理

毛里塔尼亚海域大陆架宽阔,海洋渔业资源丰富,历来是一些国外远洋渔业船队进行合作捕鱼的场所。海洋渔业也是毛里塔尼亚最重要的经济产业。下图示意毛里塔尼亚位置。

分析毛里塔尼亚附近海域海洋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

1.C2.C3.D

由图可知,该地区干旱等效频度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增高,C正确,ABD错误;故选C。

干旱等效频度是指在一定时段内,某区域出现危害程度大体相当干旱次数,年与年之间降水的不均衡性,会导致旱灾的发生。开封因降水量变率大,干旱等效频度高,C正确;由图不能判断出开封年降水量较少、地表径流丰富,AB错误;开封处于温带,冬季积雪时间长,武汉处于亚热带,很少会积雪,D错误;故选C。

因东亚季风环流不稳定,极易造成一个地区降水的不稳定性,这是造成该地区干旱等效频度普遍较高的主要原因,图示区域干旱等效频度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季风环流的不稳定性,D正确;夏半年雨带的南北推移,正常年份不会导致该地区干旱等效频度普遍较高,A错误;台风对图示地区影响小,厄尔尼诺现象并不频发,BC错误;故选D。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我国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区受季风控制,气候极不稳定,决定了我国举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导致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其中干旱、台风、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情最重。

4.D5.B

根据冬季和夏季各月最高与最低气温判断,图示城市位于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因雨季未到,晴日天气多,且正午太阳高度增高,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因大气保温作用差,气温偏低。选项D正确,春季不受热高压控制,A错误;大陆性强,气温回升快不是主要原因,B错误;地形闭塞无法得出,C错误;故选D。

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城市位于我国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区,CD错误;沿海城市受海洋的调节作用,最高气温月一般在8月。该城市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较大,即海洋影响大,最高气温月为8月。冬季因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较大,海洋调节作用减弱,最低气温月为1月,这是我国北方沿海城市具有的显著特点。B正确,西北地区夏季受海洋的调节作用小,A错误;故选B。

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6.D7.C

峡湾是河谷和山谷在冰川刨蚀作用下形成的“U”型谷,被海水入侵的曲折幽深的地貌。故而峡湾的形成离不开冰川。冰岛地处高纬,冰川广布,成为沿海地带发育峡湾的有利条件。选项D正确。

因形成峡湾的第一步为河谷,第二步为“U”型谷,第三步为海水入侵,故而峡湾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主要为流水侵蚀一-冰川刨蚀一海水入侵。选项C正确。

峡湾是冰川与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数万年前巨大的冰川切割海岸边的大地,形成一道道槽谷,而当冰川消融后,海水倒灌进槽谷,便形成了峡湾

8.B9.B10.D

8题详解】

由图文材料可知,的的喀喀湖位于热带地区且水体面积大,故虽其海拔较高,但可终年不冻。选项B正确。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周围高山环绕,年降水量较少,其水源补给主要为高山冰雪融水和周围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水,故而最高水位出现在气温高的夏季,即12月~次年2月。选项B正确。

该湖泊四面环山,风浪小,结冰期短,适宜通航的时间长,A错;B、C都为社会经济因素且该地人口稀少,运输需求小,故B、C错;大型船舶的行驶需要--定深度的水域且航道宽阔。选项D正确。

河流航运价值高低的影响因素:(1)流量及季节变化(2)流速(3)结冰期(4)流域经济发展状况(主导因素)。

11.B12.A

由图可知,①洋流为本格拉寒流,②洋流为莫桑比克暖流,两支洋流均具有补偿性质,属于补偿流;①洋流由较高纬度流向较低纬度,为寒流,②洋流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为暖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由图可知,鲸湾港、伊尼扬巴内两地纬度相当,由于鲸湾港沿岸有本格拉寒流流经,而伊尼扬巴内沿岸有莫桑比克暖流流经,寒流降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因此无论是冬夏季,伊尼扬巴内的气温均高于鲸湾港;7月鲸湾港、伊尼扬巴内两地的平均气温相差6°C,1月份相差10°C。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1月份为夏季,由此推测夏季①本格拉寒流对沿岸气候的降温减湿作用更强,A正确;C错误;②洋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在7月冬季更强,BD错误;故选A。

洋流按成因可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三种。风海流:形成动力为大气运动,规模很大。例如,西风漂流、信风带内的洋流。密度流:由密度差异引起,多出现在封闭海域与外洋之间。例如,地中海与大西洋之间、红海与印度洋之间。补偿流:分为水平流和垂直流,多在大洋两岸。例如,赤道逆流、秘鲁寒流。

13.B14.A

由图中青藏高原自然带分布推断,从东南部到西北部依次是森林带、草甸带、草原带、荒漠、半荒漠带,是由于受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影响程度不同,导致降水大致出现东南向西北递减的趋势,水分的变化导致的自然带分异,因此青藏高原自然带分异的主导因素应为水分,B正确,不是由于热量、纬度、海拔等引起的,ACD错误;故选B。

三江源(长江、黄河、澜沧江发源地)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是海拔高,气候寒冷,水热组合欠佳,土壤发育浅薄,植物一旦遭到破坏,难以恢复,A正确;降水稀少,植被稀疏,湖泊众多不是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原因,BCD错误;故选A。

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素有“中华水塔”美誉,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条大河的发源地。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直接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其中,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问题尤为突出。

15.B16.D

由图可知,°E与北极圈交点日落时间为0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没有日落,说明出现极昼现象,则小明查询的日期应在北半球夏至日。春秋分昼夜等分,日落时间为地方时18点。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选项B正确。

°E与北极圈交点日落时刻为0时,当°E为0时时,°为4时。自西向东通过大致与°重合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就要减一天,故甲地日落时,与我国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为°E向东到°,经度范围约60°,约占全球的1/6。选项D正确。

日期变更线:0时经线(一直在变化),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重合)。

17.(1)第①阶段,地壳急剧上升,使下切性河流与下游之间比降(或坡度)增大,流水向下侵蚀作用增强;比降的增大,加快河流流速,也增强了流水的向下侵蚀作用。

(2)第②阶段,随着下切拓宽,河流两岸山坡坡度变大,形成陡崖或悬崖;陡崖或悬崖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崩塌或滑坡现象;大量崩塌、滑坡物质进入河床,使河床变得平缓,河流下切作用减弱,进入下切延缓的甲阶段;随着河流长期侵蚀,崩塌和滑坡物质被带向下游,河床坡度增大,进入新--轮下切的乙阶段。

(3)第③阶段,因长期的下切作用,河床比降(坡度)降低,河流流速减慢,上游侵蚀来的泥沙大量沉积,淤高河床。

本大题以河流侵独地貌的演变过程为材料,涉及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第①阶段河流快速下切的地质条件可从落差、河流流速等方面分析;第①阶段,由于地壳急剧上升,河床抬高,使下切性河流与下游之间比降(或坡度)增大,河流落差加大,流水向下侵蚀作用增强,使河床侵蚀加深;比降的增大,加快了河流流速,也增强了流水的向下侵蚀作用,使河谷被下切侵蚀形成一个狭窄的“V”型。

第②阶段,随着下切的不断进行,河谷拓宽,宽度随之增大,河谷形态变为较宽的“V”型,河流两岸山坡坡度变大,形成陡崖或悬崖;由于坡度大,陡崖或悬崖的岩体或土体容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落,发生崩塌或滑坡现象;大量崩塌、滑坡物质进入河床,沉积在河床,使河床变得平缓,落差减小,河流下切作用减弱,进入下切延缓的甲阶段;随着河流长期侵蚀,崩塌和滑坡物质被搬运带向下游,河床坡度增大,流速又加快,下切侵蚀开始增强,进入新--轮下切的乙阶段。

第③阶段是淤积抬升阶段,因长期的下切作用,河床比降(坡度)降低,导致上下游的落差减小,河流流速减慢,上游侵蚀来的泥沙大量沉积,淤高河床,河谷变为“U”型。

18.(1)我国大部分地区在高压系统控制下,以低温、干燥、晴朗天气为主;东北地区有弱低压,可能出现阴云降雪等天气。

(2)相同:吹西北风、天气晴朗;不同:北京风力大于东京,北京气温低于东京。

(3)图示季节,日本海因纬度高,水温低,海洋结冰面积大;在广阔的冰面上,形成一低温区;近地面空气冷却收缩下沉集聚,形成高压系统。

本题以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等压线、天气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天气特征基本要素有:气温、气压、风向、风力、降水概率等。图中显示我国大部分地区处在高压控制之下(高压中心附近气压在左右),判断出此时应为冬季;东北地区有弱低压存在(中心气压在hp左右)。所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天气状况为:低温、晴朗、少雨,东北地区可能会有雨雪、阴天天气出现。

北京处在高压控制之下,气压值在hp-hp之间,东京也在高压控制之下,气压值在hp-hp之间,所以与东京比,北京气压较低、气温较高;两地都在高压控制之下,且都处于高压的东侧,所以两地天气都以晴朗为主,风向都为西北风;北京所处区域等压线较为密集,而东京所处区域等压线较为稀疏,所以北京风力大于东京。

该地区高压的成因是因为近地面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的,所以日本海高压系统的存在要考虑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近地面气温低。该季节为冬季,日本海相对封闭,由于纬度较高,水温低,海洋结冰,加剧了当地的寒冷程度,在近地面形成低温区,导致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19.毛里塔尼亚沿岸流经加那利寒流,该寒流带来北部冷水;与由南向北流动的几内亚湾暖水在此交汇,海水受到扰动,海洋底层营养盐类泛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常年受东北信风影响,在东北信风吹拂下,形成上升流,上升流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类,利于浮游生物繁生,吸引了大量鱼群集聚,形成大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本大题以毛里塔尼亚附近海域为材料命制试题,涉及该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自然原因,主要考查洋流对海洋生物资源的影响,突出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结合图示可知毛里塔尼亚附近海域位于副热带海区,沿岸有自北而来的加那利寒流,南部有自南向北的几内亚湾暖流在此交汇,海水收到搅动,海洋底部的营养盐类上泛到海水表层,利于浮游生物繁殖,渔业饵料丰富;该海域常年受离岸的东北信风影响,在东北信风吹拂下,表层暖海水远离海岸,底层冷海水上泛,形成上升流,上升流含有大量的营养盐类,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吸引大量鱼群集聚,形成大渔场,渔业资源丰富。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的原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盛;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sidingbib.com/lkjd/11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