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西洋民航市场英国规模最大,其他市场亦

编译自CAPA

目前为止英国是欧洲国家中至美国的民航运力最大的一个,比航班运力排名第二的德国多出了一倍多,且大于德国和排名第三的法国至美国的运力之和。这三大国家在欧洲-美国市场航班座位总量中占了过半的份额。而西欧17个国家在欧洲-美国运力总量中占了95%的份额。

整体来看,荷兰、爱尔兰和冰岛属于相对较小的民航市场。但其在欧洲-美国市场的发展都由于国内航企的枢纽战略而超越了自身的规模。

今年冰岛在欧洲至美国市场属于座位量增速最快的国家,在过去五年里第二次登顶增速第一的位置。前五年期间,希腊尽管基数极小,却是其中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这要归功于美国航企在这里有极大的扩张以及阿联酋航空开通的第五航权航班。

葡萄牙至美国的运力也有强劲增长,源自葡萄牙航空的复苏。北欧国家至美国的运力有快速增长,则是因为挪威航空于年介入该市场,同时斯堪的纳维亚航空通过扩张予以回应。

英国至美国的运力大于德国和法国之和

官方航线指南的数据显示,年与年两年夏冬季的52周里,英国至美国的航班座位量为万,远远领先于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德国与法国。同期,德国航企至美国的座位量为万,法国-美国市场的座位量为万。德国和法国的座位量共计万,仍然不敌英国。

西欧各国:至美国的年座位量,/*对比/*

*包括夏季与冬季在内的52周。来源:CAPA-航空中心、官方航线指南

荷兰、爱尔兰和冰岛在欧洲-美国市场上的重要性超越了其本身的民航市场规模

排名第四的荷兰至美国的座位量为万。鉴于荷兰本身在西欧民航市场只排在第七,因此这样的座位量已是超常发挥,也体现了荷兰航空阿姆斯特丹枢纽第六航权乘客客流的重要性。

排名第五、第六和第七的分别是西班牙、意大利和爱尔兰。这三个国家至美国的座位量都在万到万之间。爱尔兰的排名也超越了其自身的民航市场规模(其在西欧属于排名12的民航市场),主要源于爱尔兰航空输送了大量中转乘客。

冰岛的情况也一样,其是欧洲-美国市场上排名第八的国家,座位量为万,但在欧洲的综合排名却只是第17位。冰岛航空和WOW航空都在雷克雅未克机场输送了大量中转乘客。

瑞士在欧洲-美国市场排名第九,至美国的座位量为万,比葡萄牙多出了一倍多。后者排名第十,至美国的座位量为70万。丹麦、比利时和瑞典至美国的座位量都在50万至70万之间。奥地利、挪威、希腊和芬兰座位量在20万至30万之间(注:尽管希腊在地理位置上属于中/东欧国家,但从政治上其历来被视为西欧国家)。

英国、德国和法国三国在欧洲-美国市场座位总量中占了过半份额

西欧17个有美国直达航班的国家在欧洲和美国之间共占了95%的座位量份额。英国在欧洲-美国市场座位总量中占比为30%。该市场前三大西欧国家占了过半的座位量(德国占比14%,法国11%,英、德、法三国共占55%)。欧洲-美国市场前五大西欧国家座位量占比69%(荷兰占比8%,西班牙占比6%)。

欧洲各国在欧洲-美国市场按座位量份额的排名:/*

*包括夏季与冬季在内的52周。

来源:CAPA-航空中心、官方航线指南

过去五年里希腊、冰岛至美国的座位量复合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30%

年/年至年/年间(同样指包括冬季和夏季在内的52周),西欧17个国家与美国之间的总座位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为6.2%。

尽管希腊规模极小,却是欧洲至美国市场上增速最快的一个国家,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34.7%。如此增长,源于美国联合航空于年进入了希腊市场,之后阿联酋航空又于年在这里开通了第五航权航班。此外,达美航空和美国航空在希腊也有扩张。

冰岛至美国的座位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1%,是过去五年里欧洲-美国市场上增速第二的国家。主要归功于冰岛航空和WOW航空的中转战略,美国航空和美国联合航空于年进入冰岛市场也有所助力。相对年/年来说,年/年冰岛有最快速的增长,至美国的座位量增长了32.8%。

过去五年葡萄牙至美国的座位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北欧国家年均增长率在14%到16%之间

葡萄牙航空易主后重装上阵,在过去五年里推动葡萄牙-美国市场运力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1.1%。葡萄牙第二大航企亚速尔国际航空(SATAInternational)也有所增长。美国方面则是美国联合航空在葡萄牙-美国市场有大幅扩张,达美航空则于年进入该市场。

过去五年,北欧三国至美国的座位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在15%左右。瑞典为16.3%;挪威16.1%;丹麦14.1%。年/年与年/年相比,三国基本持平。

挪威航空于年开通远程低成本航班,斯堪的纳维亚航空以扩张回应,这是北欧-美国市场增长的主要原因。同期美国航企在北欧-美国市场的业务量则在萎缩。

爱尔兰、奥地利和芬兰也有两位百分数的年均增长率

爱尔兰、奥地利和芬兰自年/年以来,至美国的运力也有两位百分数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前两国分别为13.3%和12.3%。

爱尔兰的增长主要源于爱尔兰航空和其在英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中转站点向美国目的地输送乘客的策略。与此同时,美国航空、美国联合航空和达美航空在爱尔兰-美国市场不断扩张,挪威航空于年进入该市场,埃塞俄比亚航空于年在这里开通第五航权航班,也推动了运力增长。

过去五年奥地利-美国市场的增长全部源于奥地利航空。年这家航企有极大扩张,但年夏季在美国航线上有小幅萎缩。

芬兰航空的远程扩张推动着芬兰-美国市场的运力增长(芬兰航空是这个市场唯一的航企)。

过去五年意大利和西班牙至美国的年均增长率都不到10%

过去五年,意大利至美国的运力年均增长率为9.9%,主要源于美国航空的扩张。联合航空于年在意大利-美国市场提升运力,年至年间达美航空在这个市场的运力增长(已被部分抵消)也功不可没。

意大利航空的持续增长、AirItaly(前子午线航空)自年以来的扩张、阿联酋航空于年在意大利开通第五航权航班,以及挪威航空于年介入市场,都对这个市场的增长起到了助推作用(挪威航空的介入促使今年这个市场实现了高达16%的增长)。

过去五年,西班牙至美国的运力年均增长率为9.7%。原因是美国联合航空和欧罗巴航空有大幅扩张,西班牙国家航空和美国航空有稳定增长,同时挪威航空也于年进入市场(今年西班牙-美国市场增速也是16%)。

荷兰、英国、法国、瑞士、德国以及比利时至美国的运力增长率低于市场平均值

过去五年,欧洲其余六国至美国的座位量增长率低于市场整体增长,其中就包括排名前四的国家。这或许也在意料之中。

荷兰至美国的座位量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5%,主要来源于荷兰航空在年和年的增长,市场领导者达美航空也小有贡献。美国航空增速较快,但基数太小。挪威航空于年5月进入荷兰-美国市场,但目前在这个市场的规模仍然极小。

英国至美国的座位量年均增长率为4.9%。不过,从这个市场的规模来看,这完全属于合理稳健的增长。英国航空、维珍大西洋航空(该航企主要是年的增长)、美国航空,尤其还有挪威航空(该航企于年进入英国-美国市场)和托马斯库克航空,都有所增长。西甲航空于年进入这个市场,也对运力的增长做出了少量贡献。不过,美国联合航空和达美航空各从年和年起就一直在缩减运力。

法国至美国的运力年均增长率为4.8%。法国航空增长极为谨慎,反映出法荷航集团在财务表现疲软的情况下不愿意投资增长运力。

此航企在天合联盟的合作伙伴达美航空则有稳定增长。年至年,美国联合航空有所增长,但于年缩减了运力,年重新恢复增长。挪威航空于年进入法国-美国市场,西甲航空和Level航空于年进入市场,也都对这个市场的增长小有贡献。年美国航空则缩减了在法国-美国市场的运力。

瑞士至美国的年均增长率为2.7%。其中,市场领导者瑞士航空和星空联盟的伙伴美国联合航空都有所扩张。达美航空运力持平。美国航空自年则一直在缩减运力。

柏林航空破产后在德国-美国市场造成的运力空缺尚未被填补

过去五年,德国至美国的运力年均增长率只有0.9%。汉莎航空和星空联盟的伙伴美国联合航空只有小幅增长,达美航空情况类似。康多尔航空(Condor)增长较快,但基数较小。欧翼航空自年进入美国市场以来,尽管基数小于康多尔航空,但增速快于后者。

美国航空在德国-美国市场的运力小有萎缩。柏林航空走向破产则是年以来德国-美国市场增长整体放缓的主要原因。此航企于年和年做出最后一搏,有快速的增长,但于年夏季彻底崩盘,所造成的运力空缺到目前尚未被填补。年/年德国-美国市场的运力年同比下滑了8%。

过去五年比利时-美国市场运力有所下滑

过去五年,比利时是至美国的欧洲国家中运力唯一出现下滑的市场,年均下滑率为1.8%。

星空联盟内美国联合航空和布鲁塞尔航空的增长、TUI比利时航空年进入比利时-美国市场所带来的增长,已由于美国航空和第五航权航企印度捷特航空年退出后造成的运力下滑而被远远抵消。

西欧各国:年/年和年/年至美国的座位量年增长率以及年/年和年/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

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

*包括夏季和冬季在内的52周。

来源:CAPA-航空中心、官方航线指南

中转策略、低成本航企和第五航权航企推动着欧洲-美国市场增长

按座位量和增长率对西欧各国至美国的民航市场进行自上而下的排序显示出这个市场的运力主要集中于英国、德国和法国三国。同时也反映出一些小国能够通过国内航企的中转策略在这个市场占据重要的地位。此外,新进航企/颠覆性航企在欧洲-美国市场日益显现重要性。低成本航企,尤指挪威航空(同时也有WOW航空、西甲航空和欧翼航空),都在欧洲多国增加了至美国的运力。同时,阿联酋航空和埃塞俄比亚航空等第五航权航企在这个市场尽管规模较小,但也推动了其中一些航线的增长。西欧-美国这个市场极大受益于自由化双边协定。欧洲小国至美国的运力比大国的运力增长更快,也属于意料之中。其中规模最大的英国-美国市场,在英国脱欧后将很难保有目前的地位。未来欧洲-美国市场或将惊喜连连。

本文出处来自航旅同行,转载需经授权

s

长按下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sidingbib.com/lkjd/112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