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子里的人middotNYUSH

鏂戣潵閰婃枒绉?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4267.html
炎炎夏日里冒出两个吃货。一个到北欧游荡一圈,吃遍大街小巷,带回来一箩筐吃货体验和良心推荐;一个独居在外实习,两个月亲制各种菜肴甜点,地跨三洲两洋。更有双胞胎分夺食经历,大胃王宣扬“食物生而平等”论——身为同届校友和炉子里的“朱”,她们的对话又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V=朱知薇VivianJ=朱佳瑜JasmineV|这个暑假看你去了北欧玩,一路上吃了拍了很多美食,有没有什么印象特别深的呀?J|有的有的!其实从去年暑假起我就开始满世界的跑,去年暑假跑了东欧9国,各种“ia”结尾的国家,比如克罗地亚啊塞尔维亚希腊波斯尼亚斯洛文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什么的,吃的绝大多数都是当地菜(讲真,吃多了真心开始怀念中餐:那种热热的,油水汪汪的,鲜美的蔬菜)肯定是有很多好吃的,比如说保加利亚的樱桃,一欧元一公斤(对,一公斤,就是两斤),又甜又醇厚,非常好吃。然后那边的酸奶确实不错,途经罗马尼亚的时候马路上看到有卖烤全羊,大家从大巴上跳下来买了一个在后面的餐厅分了吃,配上红酒,肉香四溢。不过那边的甜品,真的是用生命在放糖,有一个谜一样的糖水腌制苹果,那个皮都是皱的,口感像生病的时候吃的冰糖雪梨的变态甜版本。(小甲鱼在巴尔干)去年还去过韩国,力荐烤肉和各种猪肉牛肉食品。今年春假的时候去台湾,各种扫荡夜市,从日出吃到凌晨,从7-11吃到鼎泰丰,刨冰糖水豆花蚵仔煎牛肉面,感觉台湾其实是各种菜的一种融合,个人觉得吃得非常舒服。(被称为“老巫婆请你吃饭”系列)这次去北欧非常,INTERESTING,真的相当有意思。在冰岛吃到了正宗的小·龙虾,是冰岛这边非常有名的当地美食,非我们熟悉的香辣小龙虾,菜名是“langoustine”,不是“lobster”每天晚上(由于地理位置关系,雷克雅未克是真正的大白天)开小灶自己去觅食,一不小心去了最有名的一家(笑),龙虾汤纯滑鲜美,奶香四溢。冰岛还有特产冰岛羊,羊肉汤配面包黄油,已经很满足了。北欧盛产鱼,天天吃各种深海鱼,肥肥的美美的,烤三文鱼鳕鱼,烟熏三文鱼,自己在鱼市买三文鱼改刀做刺身,既新鲜又美味。瑞典的肉丸(对,就是宜家里的那款)是鲜美奶香减糖版本的红烧狮子头。丹麦作为农业大户,超市里的曲奇就很美味,牛奶比矿泉水便宜(还很香浓)猪肉制品肉质紧实。水果方面北欧因为地理和气象原因盛产浆果,尤其是蓝莓,据说芬兰好多成熟的蓝莓在山里没人采摘烂了(心疼)。蓝莓及蓝莓果汁蓝莓派蓝莓果酱等周边产品都保质保量。不过不得不说那边黑暗料理真的不少,尝了出了名的瑞典鲱鱼罐头,内心崩溃,不敢试冰岛臭鱼。还有就是所谓“甘草糖”或者“甘草冰淇淋”——其实就是茴香味。那个冰淇淋,里面有海盐和甘草(茴香)想象一下那种把烧各种大肉的底料放进奶油里的感觉,我还叫小伙伴录了一段这个视频,眉毛扭成之字形…V|哈哈哈看来你是一个资深吃货啊,那么对于吃你有没有自己的哲学?J|吃货的哲学啊,我在StevenPinker的一个介绍意大利面酱的TEDTalk里面听过一句话:食物是平等的。我觉得很有道理。一来美食没有贵贱之分,一个真正的吃货显然应该对鹅肝和葱油饼怀有同样的尊敬和欣喜。清粥小菜和山珍海味都能给人以喜悦。有些你食如珍馐,别人就觉得难以入口,比如臭豆腐啊之类的。二来有些食物,早已超越了口味,与情怀连在了一起,比如校门口的早点摊,爸爸的红烧肉……这都是一种习惯。吃货在照着朋友圈等社交平台追求美食的道路上常有里经常有很多“与宣传不符”的失落。虽然有时候会因为“爱慕虚荣”在社交平台小秀一把,或者自我安慰,排了那么久的一定是好吃的,但是“不过如此”也是个频率很高的词。说到朋友圈,不得不提下,去台湾的时候,Harry看了我拍的食物(后文称“毒”)感慨“看上去更好吃”。作为一个热衷拍食物的人来说,放了那么多毒后有特别的心得:就是好吃的拍出来不一定好看,难吃的拍出来可能,很好看……所以,让别人饿,多是个视觉领域的“手艺问题”V|每次看你放朋友圈的那些毒,真真不知道恨死了多少人啊!从实招来,是何居心!J|其实这是个”分享美的过程“(恬不知耻的微笑)因为我用吃货的偏执在拍照啊!哦,居心叵测!真的是拿着做艺术的心来的(你懂的呀,艺术嘛就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找角度,找光源,吃饭之前神经兮兮地说,让我借个光……说真的有时候吃到很好吃的东西,拍出来不过如此,心中会有点失落,毕竟这是个“看颜值”的时代。V|对方不想跟你说话并向你砸来一个大肉包.jpgJ|哎对了,你的朋友圈里一直看你发自己做的菜,觉得对食物从原料到上菜有什么体会?V|暑假因为实习原因一个人在学校宿舍里住。小女子盘缠有限,实习工资也不高,抱着十九年来的身为吃货的热忱和对高超厨艺的无限向往,我从饭来伸手到开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啦。原料选择上会很自由。在上海的两个月我做过北极贝寿司,柠汁煎鸡胸,香煎鳕鱼,黑椒牛排,还尝试过我最爱吃的日本大福(雪媚娘)等等。自己做出市面上才能买到的“大餐”,成就感肯定是不用说的,但最大的快乐还是自由。这个自由分两个方面,一个是料理品种选择的自由。我记得小时候想吃一次牛排可能都要缠着父母撒娇好半天(还不一定能吃得到),现在只要有足够的孔方兄,某天心血来潮就可以犒劳一下自己的胃啦,而且成本也很低~另一个方面是料理做法的自由。我也尝试做过黑暗料理:葡萄馅的雪媚娘(葡萄的甜味混着打发的奶油香气,蜜汁好吃),浇上一层淡奶油的玉米蛋煎饼(这个味道真的很惊艳!)……对我来说,厨艺相比于学习更像跳芭蕾,凭兴趣入门,但要经常做才能把食材烧好吃,而且一段时间不练还会退步。我是那种如果烧的不好吃就不愿意为了节约食粮硬着头皮塞下去的那种,所以每次下厨我都表面上很认真,因为一旦烧糊了盐放多了就得倒掉了。我也发现如果抱有一种虔诚尊重的心对待食材,其实食材们也不容易辜负你的期望的(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蔡澜蔡先生曾说过“喜欢吃东西的人,基本都有一种好奇心。”想想挺对的,反正我在寻找和研究美食上真的挺有执念的,可能因为吃东西真的很让人开心吧(笑)。上海我都是靠吃的认路的,每周末有空的时候就到处转悠好吃的店拔草,为了认真吃一个星巴克巧克力蛋糕,上网搜怎么测评巧克力蛋糕的好吃程度,也曾经被说过什么时候我用在吃上面的好奇心能用在数学上就好了哈哈。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吃(生理需求)是最低层次的,但我觉得这不妨碍选择吃这次途径使自己快乐呀。而且吃也是有层次哒,比如如果一边吃一边一刻不停地刷着手机,只是抱着填饱肚子的目的去吃,那层次就太单纯啦。J|嗯,非常同意啊,千千万万的吃货常常是冲着那种“究竟多好吃”的心态而去的,这样生活有追求的状态,是有所期待的幸福啊。J|哎,那和双胞胎妹妹在吃货的口味上有什么异同,有没有抢过食物?V|哈哈总体而言还是很像的,所谓“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嘛!都爱奶茶,还有各种甜品,尤其含奶酪芝士的。但我可能因为高中走了舞蹈艺术特长生的关系,一直严格控制饮食,到现在都不怎么习惯吃肉。但我妹就……蒽,反正基本猪啊牛啊鸭啊看到她的时候都是死的。(妹妹你就假装没看到这一句饶恕我吧阿门)虽然现在不在一个城市上学,但有什么好吃的也会互推一下,相约回南京(或在上海)撮一顿。不过相比而言我还是更像一个吃货哈哈。抢食物肯定有啊!从小抢到大。很简单的,这个跟抢东西是一个逻辑:如果有两个东西,要比一比不同;如果是两个一样的东西,也要比一比啊,万一一个多一个少怎么办!;如果是一个东西,那不用说更要抢了啊!在小学那段两人都是小暴力分子的时光里,在追求绝对公平的道路上,两人可是会不惜大打出手的。到了初中高中感觉双方都有了一定的理智,靠嘴皮子斗争。现在财务自由了,那种为了自己的一亩三分田而争斗的场景反而一去不复返了。(想想竟然有些伤感)(有奖竞猜:作者是谁?)J|(我不小心笑出了声.jpg)哦怪不得啊!看你有条怀念高考的票圈,上面写着喝第一口奶茶,记得我当年高中节食减肥两年,每天掐着算卡路里,变态的时候日摄入量卡一下,真是怀着感恩之心吃饭,看食物的眼神都是流连忘返,绝望中带着希望,好想问一下你当时那种“喝第一口奶茶”的感觉到底是怎样的!V|额跟幸福其实不大沾边,当时为了考复旦的舞蹈艺术特长生戒了我的挚爱——奶茶一年多,为了保持身材和体重(这真是怎么吃都不胖的人体会不到的苦痛啊)。同时还戒掉了除了牛肉外的所有肉类,还有米饭等碳水化合物。可能当时太想考复旦了戒的时候也没有那么痛苦。不过后来我参加完专业选拔的那个下午,小心翼翼地点了一杯半糖的珍珠奶茶时,其实也没喝出它应有的甜味,记得那天就是一边喝一边哭,想着终于结束了(鉴于这是一篇如此欢脱的文我们就不提陈腐的往事啦一笔带过)不过我也挺感谢这段经历的,从吃的方面讲毕竟也让我学会了怎么在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下还能保持身材,所谓事情都是多面的嘛。文

朱知薇朱佳瑜图

朱知薇朱佳瑜编辑

吴旖伦围炉(ID:weilu_flame)文中照片creditto朱知薇朱佳瑜,未经本人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sidingbib.com/lkdl/10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