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城市指南,带你认识更多面的重庆

这本书献给重庆。

三年前,一筑一事发布了一本《一筑一事城市指南·成都》,全书最后一句是:“这本书是一个开始,我们将以更为务实和严谨的态度观察和记录,从建筑出发,从成都出发,从出发。”

,一筑一事去往重庆。

在开启「重庆探访计划」的余天后,《一筑一事城市指南·重庆》终于面世。

“过去的一年多,我们一次次从成都奔往重庆,辗转于那些咖啡馆、酒吧、酒店民宿、餐厅、集合店、美术馆、工作室......还有街头巷尾和被遗忘的角落,我们也幸运地认识了那些富有创造力和个性的设计师、艺术家、媒体人、手工艺者、音乐人、学者、商人,还有许多生活于此的普通居民,聆听他们平凡的故事。

我们执着于探访、记录、研究和重新发现这座城市的建筑与故事,或许是从厚重的历史中打捞新意,或许是在崭新的空间里捕捉往日......就像我们一直在做的那样。

这本《一筑一事城市指南·重庆》,并不试图给出答案,也不贸然提出问题,而是忠实地呈现一个个平凡的建筑、空间、人物和故事。

他们就像一粒粒鲜活的像素或字符,架构起一幅关于立体重庆的多维图景,或汇总成一份关于人文重庆的田野调查,也许可以帮助你找到通往今日重庆的更多路径,抑或是抵达另一个重庆。”

by一筑一事

全书包含

26万字

+张图

4个观察维度

“讲述45个动人的空间故事”

3个创意特辑

“40位创意人发声”

“5条主题探访路线”

“1个影像共创计划”

+推荐点位

“精选重庆值得探访的优质空间”

11张地图

“多角度洞察城市肌理”

以全新的方式打开一座城,

从这本真正意义上的“重庆城市指南”开始。

精彩内容抢先看~

相较于精心规划的新城区,老城区往往显出某种“混乱”,视觉的混乱、建筑功能的混乱,还有时间线的混乱......尤其是在重庆城。但当我们置身其中,往往被这些“混乱”迷住。

或许是因为理性规划与开发下的现代都市,呈现出越来越相似的乏味躯壳,这些“老地方”则责无旁贷地担当着这座城市独一无二(或许又即将消逝)的特质。在这个被效率和科技掌管的时代,它们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城市是一个有机体,这些老地方就像“母城”。

从朝天门到鲁祖庙,读出的是码头文化与渝中人情。黄桷坪铁路村、特钢厂、大石坝,每一处工业遗址,都承载着一个群体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此外还有磁器口的一条石板路、交通茶馆多年不变的茶钱,以及中山四路的公馆、大阳沟菜市场的吆喝和中兴路二手交易市场的“宝藏”......每一样都让人惊呼,这难道不是“小重庆”?

作为工业重镇、通商口岸、战时陪都,重庆拥有绝无仅有的老建筑财富:厂房、公馆、洋房......比起崭新的城市空间,很多人更偏爱这些“饱受岁月摧残”的老建筑。

他们用不尽相同的方式,在既有的风景和秩序中制造出新的城市景观。他们一边改变着老建筑的命运,一边抗衡着城市个性的消亡。而我们相信,一座城市更有价值的未来,始于如何看待一个更有价值的过去。

江北纺织厂仓库摇身成为时髦的北仓文创园,但仍保留着旧建筑本身的肌理和街区浓浓的生活气息;当然除了北仓,还有更多厂房重获新生:

比如占领着鹅岭至高点的二厂、汽车配件厂房改造的交响音乐厅、缝纫厂房成了新锐建筑师们的工作室......而法国水师兵营、美国使馆、抗战将领公馆,也都在多年后迎来了新的主人,书写着新的历史。

20世纪重庆曾两次“占领”中国文化和艺术的高地,一次是抗战时期文艺界精英汇聚于此,第二次则是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艺术领域出现的“川美现象”。

时至今日,当“3D立体城市”成为重庆的标签,我们开始怀疑重庆新的独创性——它是否真的足够立体?立体之下是否避不开某种“趋同”?不过,当我们有这些疑虑时,这里总有一些野蛮生长的艺术家们大唱“反调”!

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的川美美术馆,就是一次“用艺术解决问题”的勇敢实践;除此之外,还有更多艺术家和创意人“撬动”着陈规:

摄影师黎光波的夏坝小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肩硬机构、守着上千张唱片的谢江川......而像名流公馆、坚果livehouse、粉红镰刀、迈卡托什书廊这些难以简单定义的空间,不仅聚集起有趣的人,更催生和孕育着新的文化。

大城市有种种诱人的花招——你可以在这个中国西部的直辖市吃到来自泰国的地道美食,也可以和曼哈顿的白领分享同一款鸡尾酒,新的音乐从雷克雅未克的录音棚到九街的夜店几乎没有时差......但可贵的是,重庆人享受着全球化也保持着个性,比如他们更习惯说方言,他们直接、热情、重人情味、不大拘泥规矩。

河粉店的员工更衣室背后,藏着一间人气极高的鸡尾酒吧Staffroom;九街仅有1.8㎡的路牌里竟然开出了一家奶茶店放放堂;觉林报恩塔附近山上,“移动的哈尔城堡”般的福院就坐落于此;

城市离岛上空,设计师谢柯造出了“空中花园”屋顶顶;一帮Rapper在商场里开起了复古理发店......总而言之,在享受生活这件事上,重庆人是“中规中矩”的反义词。

特辑1

40UNDER40

40位40岁以下的重庆创意人

如果说“Under40”(40岁以下)代表着富有激情与创造力的年龄段,那么重庆Under40的创意人及他们的创作,则集中折射出这座城市的文化与艺术张力。

他们中有建筑师、设计师、摄影师、艺术家、音乐人,也有写作者、媒体人、品牌主理人......他们正在重庆策划或践行着一个个全新的创意与生活方式提案,推动着这座城市从空间到人群的有机更新。城市的崛起,最终是人群的崛起。

特辑2

GUIDE

重庆地道玩乐指南

来自5位“高玩”的非典型重庆游览指南,他们与我们分享了自己如何在重庆度过理想的24小时。

他们是年轻新锐的摄影师、策展人;擅长发现城中美好空间的资深媒体人;“夜行动物”电音DJ;做过记者、建筑师、酒吧老板的“斜杠青年”;熟稔历史典故的“老重庆发烧友”

——他们的推荐,既有共同记忆,又倾注着不可复制的个人情绪,勾勒出一个复杂迷人的重庆城。

特辑3

IMAGE

多维重庆

一千个人就能看见一千种重庆,而最为复杂甚至魔幻的一定是这座城市千变万化的交通。我们在过去一年里收集了数百张关于“重庆交通”的照片。

这些照片的拍摄者是来自不同年龄段、职业和城市的人,他们的视角与风格各异,记录下了山城雾都那些爬坡上坎的市民、穿楼而过的轻轨、千头万绪的立交桥、层层叠叠的新楼旧宇、徐徐前行的江中巨轮......我们从中精选出30余张,拼接出一个多维的重庆。

多味重庆

用味蕾感知重庆的初印象,是一片让人欲罢还休的麻辣江湖——烈火烹油的火锅麻辣烫、藏于市井的鲜香小吃......在吃这件事上,重庆人够讲究,有时候连一粒花椒都要斤斤计较。

但重庆人也懂得不拘一格,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这里是食客的天堂,也是厨师们竞争激烈的“修罗场”。总之,在重庆生活过的人,味觉都会被宠坏。

·

·

·

《一筑一事城市指南·重庆》

Z/SSTUDIOCITYGUIDE:CHONGQING

正式发售

元/本

(包邮,预计12月底发货)

内含

01.

《一筑一事城市指南·重庆》1本

02.

我们将随机挑选书籍赠送

来自重庆优质商家的惊喜礼券

(每本书1-3张,包含代金券、折扣券、兑换券)

购买方式

  者:一筑一事

出   品:一筑一事

发售日期:年11月14日

定价:元/本

装   帧:锁线软精装

印刷:四色印刷、专色印刷

开 本:mm*mm

购买信息

关于发货/

预计12月底按下单顺序开始陆续发货。

关于退货/

本商品如无装订质量问题,不退不换;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如出现装订质量问题,可申请换货,由卖家承担运费。

其它说明/

因拍摄光线、屏幕等差异,图片与实物可能会存在细微色差,不属于商品质量问题,最终呈现以实物为准。“一筑一事微店”为本书在国内的唯一购买平台。如有其它问题,可联系“一筑一事小管家”(90)咨询。

更多详情可邮件咨询

info

yizhuyishi.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sidingbib.com/lkwh/76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