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转载自民航事客户端综合
今日,揭阳机场停靠在停机位上的南航CZ航班,一架波音客机(飞机编号B)被雷击,全部轮胎需要更换,当时机上已无人。飞机被雷击视频中可见停机坪上风雨大作,雷声阵阵,电光四射。
图:飞机在停机坪遭受雷击
南航方面确认:潮汕机场雷击飞机未遭受任何损失
5月30日14:50,潮汕机场遭遇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强雷雨,南航汕头公司一架航后停场飞机被雷电意外击中。
据悉,这架飞机是一架已经执行完当天航班任务停场准备检修的飞机,航班上没有旅客和机组人员,雷电发生时候,机务维修人员也在安全区域躲避雷雨。
雷雨过后,机务人员对飞机进行了初步检查,发现在飞机轮胎部位有疑似雷击痕迹。经机务专家仔细检查确认飞机并未遭受任何损失。
但为保险起见,航空公司仍然对飞机轮胎进行了更换。同时为确保万无一失,飞机仍被拖至机库作进一步全面检查。
据飞常准提供的天气报告,今日14:00-18:00广州终端区受雷雨天气影响,通行能力下降30%左右。
微博认证为民航飞行员的
欢乐的云端之上表示:大家都在传这个飞机被雷击的视频,介绍一下:今天这飞机上没人,当然即使有人,也不会被雷击伤,因为金属壳体的飞机本身是个“法拉第笼”,视频的火光就是轮胎导电入地产生,可能导致飞机通讯和导航电子系统损坏,另外机坪上的人就要注意安全了,这也是雷雨天延误的原因,都是为了安全,无需恐飞。小编再插一个科普
即使飞机靠近甚至穿过雷暴区,被雷电击中后也不会影响正常飞行。这归功于飞机的特定程序,飞行员可以利用气象雷达,勘测环境,从而避开风暴最严重的区域。
基本上雷击不会对飞机机体造成伤害,即使有也是十分小概率的事情。而且即使真的造成了伤害,也是在检修的时候替换掉相应的零件就可以了,不会在飞行过程中造成事故。飞机上最易遭到雷击的部件也是直截了当地更换掉就能完美解决了。
网友评论:
FATIII:这就是为什么,雷雨天气的时候机坪人员要停止作业并进入室内躲避,如果这个时候有人在机坪上,很可能就会被击中。飞机的设计会保护机内人员,在飞机里的人最多是吓一跳,在机坪上可不是那么好玩的。航空物语:吓死了不过飞机和汽车一样,外表可以导电,所以电流不会伤害内部的人员,但是飞机周边地面就比较危险了。雷雨季,安全第一。汗血宝驴:呃!雷电太强大了!坐在飞机里的人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外面可吓死了人了!我不吃大肥肉:旁观是刺激,求机务心理阴影面积。相关阅读:飞机遭雷击到底可不可怕?
成千上万的闪电在夜晚的天际绽放,那一幕很美。如果在英尺的高空观看,这样的娱乐项目不是人人都有幸享受到的。在飞机上看闪电绽放,这样的体验很美妙。但是在人们的心中,飞机被雷击可不是闹着玩的。
事实上,大部分飞机机身使用的是可导电的铝材料。飞机在进入风暴云中,收集大量的静电后会将其释放。但是由于严格的航空规定,所有的飞机都必须具备电屏蔽的功能以保证飞机内部免受雷击影响。在雷击测试(lightningtest)实验室中,科学家向与飞机机身相同的材料上发射电流。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颇为流行的碳纤维材料中有一层可以减少雷击损坏的、具有防雷特性的金属。
所以,只要对雷击有正确的认识,对雷击的恐惧也会较少。
虽然听起来会让人忧心忡忡,但是确实每天都有商用飞机会被雷击中。专家称,每架飞机基本上每年都会至少一次在飞行中被雷击中。但是并不是所有飞机被雷击,机身都完好无损。
年4月7日,冰岛航空一架波音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机场起飞后不久便遭遇惊魂时刻,飞机被闪电击中,直到降落后所有人包括机组人员才发现机头被闪电击出一个大洞。
如何防范雷击?
在谈及闪电对于飞机的危害时,英国航空公司飞行员协会(BALPA)发言人发言人史蒂文德雷伯(StevenDraper)表示:“闪电本身不会对飞行产生影响,当时当飞机接近或者穿越雷暴时,飞行员会执行特定的飞行程序。飞行员利用天气雷达避免雷暴区。”
虽然飞机会遭受雷击,但大多不会导致灾难性后果。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吕伟涛表示“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商用飞机外壳为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飞机内部的人员和设备相对比较安全。”但这不代表飞机遭遇雷击没有任何损伤。飞机并不是完全屏蔽的“法拉第笼”,上面有很多开孔,部分区域是非金属的(如飞机前部的雷达罩),还有一些天线是外露的,雷电产生的强烈电磁辐射仍然可能导致严重损害。另外,强烈的雷电流也可能导致金属熔化。
为了避免遭受雷击,是否可以在飞机上安装避雷针呢?吕伟涛解释道,事实上,避雷针的作用是吸引附近的闪电击中它,并将云中的电荷通过良好的导体释放到地下,从而保护建筑物及其内部的人和设备不受损害。而飞机在天上飞行时和地面无接触,即使安装了避雷针也无法将电荷释放到地面,反而会增加飞机被雷击中的概率。
民航华北空管局气象中心副主任、高级工程师申红喜表示,避免雷击危害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躲避!目前的绕飞规则是,航班距离积雨云的距离至少为20公里。目前我国民航绕飞雷雨采取的是“机长负责制”。机长根据机载雷达探测资料、管制员提供的雷雨信息、前机危险天气飞行员报告、气象部门发布的各类雷暴天气预警等,综合分析提出绕飞路线。管制员根据飞行员的请求,做好协调工作。机组人员也要根据雷雨发展状况、移动速度,适当增加绕飞距离。如果积雨云的范围过大,强度没有减弱趋势,更有甚者,降落机场正在被雷暴区域覆盖,绕飞成本过高,或根本绕不开,那么航班只能返航或备降。
图文转载自民航事客户端综合
?如果喜欢,就分享到朋友圈吧?
评论功能已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