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的努克:“美好希望”的小城,有人表示写得太正经了,连宗教传播、北极战略和丹格关系之类都扯出来了。今天准备写点轻松的,毕竟在格陵兰的目的是玩,不是在做国情调研……
海景房看出去,宁静的海
今天讲讲努克的“人”。先讲一点正经的。格陵兰岛人口总共5.8万左右,其中因纽特人占85%以上,剩下的主要是丹麦人。因纽特(Inuit)一词,在因纽特语中是“极北苦寒之地”的意思。因纽特人以前被称为爱斯基摩人(Eskimo),这个词来源于印第安语,意为“吃生肉的人”,具有一些歧视性意味。年之后,加拿大和格陵兰的因纽特民族联合发布声明,所有的正式文件均自称为“因纽特”,不再称“爱斯基摩”。因纽特人分布在从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到格陵兰的北极圈内外。总人口约13万(),分别居住在格陵兰(5.3万)、美国的阿拉斯加(4.1万)、加拿大北部(3.4万)和俄罗斯白令海峡一侧(约2千)。
因纽特人的装饰品、服饰及普通家庭的布置
因纽特人是地地道道的黄种人,其祖先来自于西伯利亚,大约是在一万年前的第四纪冰川即将结束之时,从亚洲渡过白令海峡或通过冰封海峡陆桥到达美洲的。因纽特人面部宽大,颊骨显著突出,透露出受到太阳辐射之后的红晕,有点像我们国家的藏人。事实上,在努克散步,见到的不少因纽特人,说着我们完全听不懂的语言,外形和表露出的神态却总让我们感到亲切,真有一种堕入平行世界的感觉。因纽特人都很友善,甚至热情,看到我们拿起照相机,会主动站到镜头前让我们拍摄,还会用简单的单词努力想和我们交谈。
虽然因纽特人热情善良,但他们多数只会说因纽特语,不会说英语或丹麦语,因此和他们的交流非常费劲。之前开车捎我们的大叔是丹麦人,后来在格陵兰博物馆前向我们介绍宗教分布情况的大叔是加拿大人。而和我们交流最为密切、聊得最多的当地人,则是一对年轻的璧人。两人……似乎应该是兼有因纽特和白种人的血统。男生高大帅气,在努克游客中心工作。我们走进之后,男生就用娴熟的英语向我们介绍游客中心里的各种工艺品,我们买了两个小物件之外,还买了一件印有“GREENLAND”字样的卫衣。走出游客中心,以为故事就结束了,但之后的情节却更有趣味。当然,要讲之后的事,先要吃个饭。
帝王蟹和鳕鱼,随便吃吃的午饭
简单吃点午饭之后,我们参观完格陵兰博物馆,边上有一个商场。里面的TOMMY衬衫在打折,打的是2.5折……也就是说一件标价丹麦克朗的衬衫,其实只要。于是我买了两件。营业员是个年轻漂亮的女生,这么说吧,在格陵兰三天多,这个女生的颜值碾压所有人。Yan说,如果有“格陵兰小姐”选美比赛的话,她准备用所有身家押注这个女生(可惜没有拍照,自己可以想象一下)。
努克的房价,最贵的是93平万,2.8万一平,真心……还好
我在试衣服的时候,不经意看了一眼,突然看到游客中心的男生从另一个试衣间走出来。我们和他打招呼,男生有些羞涩,高颜值的女生则柔和地帮他拍掉了上衣的灰尘。我们正在纳闷他们之间的关系,趁男生走进试衣间边上的员工休息室时,女生突然有些害羞地说“Heismyboyfriend”(他是我男朋友)。
对嘛,帅哥配美女才是正道嘛。(划重点!)
女生涨红了脸,男生走出来看到我们的表情,也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他跟我们说,女生现在还在格陵兰大学读艺术专业。格陵兰大学现有学生人,来自岛内各地,由于路途遥远,大学鼓励远程教育,多数学生不用来校上课,在家就能享受网络资源。女生由于是努克当地人,因此,每周还要去大学上课,平时则是在服装店里勤工俭学。
上图是格陵兰大学的主校区llimmarfik,校区在努克市郊,距离市中心3公里。我们搭公交前往。大学只有三栋楼,两侧的裙楼是上课之用,中间则是行政、交流和图书馆。格陵兰大学现有图书3万册,我们趴在窗前往里看,似乎因为是暑假及时间过迟(晚上9点多)的缘故,馆内空无一人。我开玩笑地说以后要来格陵兰大学交流,Yan说可以申请课题叫“中格关系史”。要不明年动手试试?
我们在准备前往llimmarfik,在候车室等候公交车时,看到了这么一张告示。看完之后我们都傻了!原来这是丹麦女王访问努克的日程表,时间恰恰是我们在努克的这一天。而且看她的行程,努克中心、格陵兰博物馆……似乎和我们就是前后脚的事。但是从早到晚,我们一点都没有女王陛下驾临的感觉,一切如平日一般简单自然,没有警戒线,没有前呼后拥,没有夹道欢迎。这大概就是高级别的“不扰民”吧!
医院(上图),之前说的,格陵兰各城镇只有clinic(小诊所),有重疾或孕妇生产,医院来。
努克电视台和……
我非常喜欢努克。在走遍北欧30多个城市之后,如果让我选择旅行体验最好的,努克绝对是前三位。这位城市安静、祥和,除了偶尔汽车驶过及对谈的人声之外,几乎没有任何声音。在这种宁静的氛围中,心灵也变得平缓舒适,没有焦躁,没有忧愁,真可谓“洗心兼得远尘埃”。而和同样安静的康克鲁斯瓦格相比,努克大小还是一个城市,有着与城市相匹配的大超市、服装店、饭店等等,生活还算便捷,物价也控制得很好。
我们在格陵兰拍了不少照片,下图这张是我们最满意的。远处的HansEgede的雕像与山峦海波,近处则是一位因纽特老人坐在长椅上,望着远方,静静地抽烟,和Hans的雕像相映成趣。时间就这样久久定格。
我们走完一圈,回到海景房时,已是午夜11点左右,远处依然有着一抹亮色,那是午夜阳光。努克北纬64度10分,不在北极圈,因此夏天的半夜太阳还是会“象征性”地落下那么二三十分钟。11点时,太阳仍然挂在海平线上,没有肆意,却有淡淡的温暖。我们站在窗前望着阳光,不愿将目光移开。努克的一切我们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即使在离开两年之后的今天,依然还在不断地怀念。
次日中午,receptionoffice帮我们叫的出租车到了。乐呵呵的因纽特司机帮我们把行李提到后备箱,然后驾车出发。北欧的昂贵,尤其体现在出租车的价格上,6公里总共丹麦克朗……看着计价器不断地往上蹦数字,我只能注视窗外,不忍卒睹。到了机场,我们托运完行李,等待着冰岛航空的飞机,奔向下一站雷克雅未克。
离别的时候,再看一眼我们的海景房
对了,这一篇的题目是“努克爱情故事”。讲了那对璧人的故事,怎么能没有我们俩出镜呢?一直有人问我,为什么不在配图中多放主人公的照片,主要是考虑到这些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攻略+旅行心得,不希望过分突出个人。不过,偶尔同框一把,也是极好的。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