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bdf
一个母语是法语的比利时同事,娶了冰岛太太,来冰岛这些年,完全没有学过冰岛语,也不会冰岛语,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已经在冰岛买房买车,工作方方面面用英文都行,“学习冰岛语,不是我不想,是没必要。我是说假如我是个在比利时法语区的外国人,那我可能赶紧学个法语,为了生存,但这是人人都说英文的冰岛啊!”
身边同样在冰岛的外国人,有人住了十多年,日常还是说英文。也有人住三五年了,只会说你好谢谢再见。至于我,年3月搬来这里上班,天天下班沉迷厨房,日渐体胖,日子越过越孤独。
我没想到,后来冰岛语成为了我在冰岛生活的转折点。
比利时同事说得没错,大概没必要学冰岛语吧。生活的确不会因此产生困扰,哪怕学了也很少用到,不过是在超市对方问我“要不要袋子”“要不要小票”时候能给到回应“好的”“不要”。
更别提离开冰岛,便无用武之地。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作为工具则需要具备实用性,虽说冰岛语是冰岛的第一语言,但冰岛整个国家只有33万人,从老人到小孩,从城市到村庄,大部分都会流利的英文,外加零零散散的在丹麦、美国、加拿大等地冰岛人后裔,以及愿意并且坚持学习这门语言的外国人,或许全世界不超过50万人懂冰岛语。
于是,冰岛语让我对学习语言这件事产生了困惑。
许多人把语言看成谋求工作、升职加薪的辅助,冰岛生活的外国人却在面对另一种困境,学一门对于生活似乎没什么用的语言究竟为什么?能带来更大自由吗?这里说英文也没问题,法律健全,还有工会的保护伞,一个外国人也能在冰岛享有同等自由,或许学习世界更通用的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还能更自由。
学了冰岛语能带来更多选择吗?冰岛讲求实用主义,作为外国人关键的是教育背景、专业技术和工作经验,冰岛语不过是并不占据决定因素的加分项。能带来更大的融入感吗?顶多与同事相处会舒服些,不至于大家都说冰岛语时,你突然开口说英文而感到拖累周围。腼腆冷淡的冰岛人,事实上即使会说他们的语言,也不过领了一张入场券罢了,深交不易。
冰岛语缺乏功利性,学习语言的人未必能获得多大的好处,这又是一门异常精准,可以说是精致的语言,那么由于这门语言的高难度,语法的错综复杂,学习冰岛语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还记得第一次冰岛超市买东西,全是冰岛语,对货架傻愣了很久,最后只能靠形状气味和包装上的广告,像侦探一样推理。大概这就是对冰岛语的印象了,外星语言。后来与友人自驾,友人低着头,导航仪中输入民宿的地址,飘来一句“冰岛语是谁发明的?估计是屁股坐在键盘上,滚一圈有了这语言吧。”
通常欧洲国家的语言不会差太多,至少还能连猜带蒙,举个例子,英文中的“警察”是Policeman,到了法语是policier,到了德语是Polizist,到了西班牙语是policía,到了立陶宛语是policists,即使变形也不会偏离词根,譬如在荷兰语是politieagent,但到了冰岛语却是l?greglumaeur,让人不知所措。瞧,不识冰岛语,光看着也完全没想法,还夹杂奇怪形状的字母。
由于冰岛长期是一座孤立的岛屿,直到上世纪经济发展,科技进步,才渐渐与外界有了往来。但过去的隔绝恰好保护了冰岛语的纯正,使如今的冰岛人仍然可以阅读一千多年前维京时代的文学。冰岛语和千年纯种的冰岛马一样,是冰岛的文化遗产。部分冰岛老人认为冰岛语是即将消失的语言,对此感到危机,我曾听一个农场的冰岛老奶奶说,年轻人的冰岛语在变得不地道,英文越来越成为主流,打开电视都是来自美国英国的音乐和电影。
决定上冰岛语课这件事,真想大义凛然地说,是因为认识的一个南非作家好友,冰岛居住了三十年,她对我说了一句话,“在一个地方住了五年,但却不会说这里的语言,这很不尊重啊!”好吧,这太冠冕堂皇,其实真正的理由不过是孤单啊!赤裸裸的孤单,可耻的孤单,绝望的孤单,没事找事的孤单。
一个人在冰岛实在太闲,下班以后没地方去,想找点事情做,讲不定还能交交朋友。上冰岛语课这件事,倒真的改变了我的冰岛小日子。
刚来前六个月,生活只有工作,确实压抑。自从去上课,我活得越来越积极,天天早起早睡,反复听课本语音,走路时候,做饭时候,洗衣时候,都跟着念,像回到了小时候学英文的状态,日记本里我也这样写过,“冰岛语填充了下班后的时间,早晨六点听语音,一遍遍跟着念,做早餐鸡汤阳春面,做了中午带去办公室的米饭和麻婆豆腐,也在书包里准备了晚上去上课的饼干和巧克力牛奶,逐渐感受到生活是一件具体的事情,一个人生活,最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学会在具体中找到幸福吧。”
同时学冰岛语还带来了成就感。现在要去上第四学期了。每个学期的口语和笔试通过,拿到一张张老师签名的证书时候,下课后雪地里想打滚。回头看,每学期每一节课都没落下过,白天上班还会因为发烧感冒请假,但晚上生着病也要去上课,工作以后,下班要学的东西是自己选的,工作或许很多无奈,生活很多无奈,但那些额外选择的想做的事情,付出都会变得心甘情愿,真是奇怪的心理啊!
冰岛语也带给了我和周遭世界的连接。虽然总说来冰岛是想隐居,但无牵无挂,冷冷清清,时间久了也会累积到无法忍受的地步。我工作的地方,食堂虽然自助打菜,但要去一个短发的冰岛大妈那里报名字,她记录在本子上。大妈总记不住我名字,即使这个名字还不是我真名!不过为了方便外国人记住,随便乱找的一个简单英文名。奇怪的是,我身边的冰岛同事她一个个都能记得,让我郁闷不已,这样过去了整整六个月,她还是见到了我,次次都问,次次都不记得。被她不断问我是谁,问到连我都怀疑我究竟是谁。
学冰岛语后,也没有上多久,我学会了自我介绍,会说“我正在学习冰岛语”,也会说了“很高兴见到你”,那天我看她不忙,一下子窜到她面前,对她做了一场严肃短暂的冰岛语自我介绍,还附带握手的那种,当她听懂我说“我正在学习冰岛语”,她用冰岛语对我说“加油啊!”她在小本子上写我的名字,我用冰岛语的字母念法报给她拼写。
很神奇,从那以后,她真记住了我名字,每次见到,她总会来问问我,冰岛语学到了什么程度,最近过的好不好,有没有新鲜事。我们用冰岛语聊天,虽然我总是比比划划,不到两句对话难以为继,但可以明显感受到我们距离拉近,她的语调更亲近。我也没有想到,因为尝试和身边的人开始说他们的语言,不过是因为想在下班后找点事情做,没想到为我得到下一份工作埋下伏笔。我更没有想到,还因为学习冰岛语,间接遇到了一个在我生命里特殊的冰岛人,并要嫁给这个人了。
一定程度上,好吧,只是一小部分,冰岛语的学习也让我感到了在当地社会的融入。我感受到作为一个居住冰岛的外国人,淹没在雷克雅未克主街上川流不息的外国游客人群中,每当店员和服务生认定我只是其中一个穿着冲锋衣的游客时候,我说出些冰岛语,至少我自己单方面能感受到一种“我也是个本地人”那样共饮长江水的温情。之所以单方面,毕竟一个外国人在村庄一样封闭文化的冰岛,还是需要有共同认识的人作为话题的开始,从而得到信任,不然话题也仅仅停留在表层的你是如何学习冰岛语,你对冰岛喜欢吗这样的问题上。
我这个人性格有点人来疯,没学冰岛语多久,不知天高地厚,会说了一句话,就像个小孩子到处叽里呱啦讲,因此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我的文化中,当一个外国人说中文,我们会以非常大的热情回报对方的努力。比如很常见的“哇,你的中文真好!”,或是“你学习中文多久了?”或是“你在中国多久了?”,然而对方可能只是说了一句“你好”而已。
在冰岛,当我面对一个陌生的冰岛人,进行短暂交集的时候,比如吃饭点餐,对方往往会吞掉明显的惊讶,没有表情上的震动,而是淡淡的根据我说的话用冰岛语回应,表现得全宇宙说冰岛语都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至于工作,虽然工作环境基本上用英文没有障碍,但学习冰岛语之后,我也发现了不同。学点冰岛语,至会正确念同事的名字,正确念自家地址,有时因为工作需要给其他公司打电话,第一句话要是说冰岛语,事情办起来顺畅许多。
大概是人在异乡,特别容易敏感,我也明显感受到周遭同事对我更信赖了。一年后我短暂回国,冰岛理发太贵了,一年没剪头发,跟个野人似的。理发店我遇到一个小哥,他来上海两年已经会说上海话,当他开口说我的家乡话,虽然有口音,但我感到他值得信赖,还有些温情,他竟然愿意学习我的家乡话,敢说出口练习,能感受他的用心,会相信他理发也是用心的。因为他,我对在冰岛生活要去学冰岛语这件事更坚定了。
辞职以后,偶尔遇到这个比利时同事,他居然和我说开始学冰岛语了。我大吃一惊,问他为什么,他叹了口气,“为了让丈母娘开心!”
p.s你在异乡也学习了他们的语言吗?或者你在他乡生活的时候,转折点是哪个故事?欢迎分享:)
年6月23日
作者:嘉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