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在一趟从纽约飞往广州的南航CZ航班上,一名女性旅客空中突发病情。机上两名医生主动协助诊断,机组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就近备降冰岛雷克雅未克-凯夫拉维克国际机场,医院急救,目前已无大碍,脱离生命危险。
据悉,该航班从纽约起飞约一个半小时后,机上的女性旅客在洗手间发现自己出现出血症状,检查后,医生表示暂时还不算紧急情况,机组决定持续观察该旅客生命体征,每30分钟测量一次血压。
三小时后,该旅客唇色发白,额头冒虚汗,生命体征出现异常,立即分头通知机长和医生。医生再次进行了检查,发现她脉搏微弱,血压无读数,意识微弱。在医生的授意下,乘务员取出氧气瓶向该旅客供氧。据医生判断,她可能出现了休克。
机长向冰岛管制报告这一机上紧急情况,申请立即改航雷克雅未克-凯夫拉维克机场,并将情况通知南航广州总部。
据介绍,执行此次航班的机型是波音-ER,飞机的最大落地重量是吨。由于飞机才飞行了4个多小时,飞机的重量远超过最大落地重量,需要放油43吨。得到冰岛管制许可后,飞机开始沿着海面上的航路空中放油。20分钟的抛油过程中,43吨燃油被释放掉。
飞机为什么
需要放油
飞机在起飞时需要携带预期飞行全程所需的足够油量以及一定的备用油量,重量往往在几十吨。在按计划飞抵目的地时,飞机携带的燃油消耗也基本和起飞前的预期相差无几。此时,飞机的机身重量就符合起降标准。但一旦飞机在起飞不久就需要降落的话,那么飞机所携带的燃油并没有被消耗,此时,机身重量就超过规章标准中规定的最大着陆重量,如果强行着陆的话,飞机触地的冲击力会对机体结构造成损伤。在此情况下,飞机为了安全降落,只能在空中放油以减轻自身的重量。
如何放油放油装置是航空公司在向飞机制造商订购飞机时的选购项目,不过目前,大部分大型民用飞机比如宽体双发、四发的民用飞机都在机翼末端设有放油管。一旦遇到紧急情况需要返航或者迫降,飞机就可以通过放油管来排掉多余的航油。
一些窄体飞机由于载油量不大,没有设置专门的放油设备。一旦需要紧急降落,这些机型就需要通过空中盘旋来消耗燃油也就是飞行员在管制员的指挥下,在特定空域内绕圈飞,直至机身重量符合降落标准。
环境影响答案是肯定的,但民航业和飞机制造商已经通过多种形式的努力,将这一影响降至最少。
飞机在空中放油时,会通过雾化处理,让释放的燃油得到稀释。飞机空中放油的高度一般保持在0米以上。当飞机空中放出的航空煤油经雾化后,会变成许多非常细小的油滴,这些油滴悬浮在空中形成油雾。而0米高空的风将这些油雾吹散形成油气,并在更大范围内流动、稀释,对环境的影响可以说微乎其微。
经过这一过程后,空中排放的燃油并不会如人们所担心的那样直接滴到头上,“煤油雨”的情况基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