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第十三届()中外避暑旅游口碑金榜”在香港向全球发布。该榜以夏季清凉舒适气候旅游目的地为主要导向,包括五个分榜:全球避暑名城百佳榜、中国避暑名城65佳榜、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榜、中国避暑名山百佳榜和中国避暑小镇百佳榜。本届联合评价机构为世界文化地理学会(ICGA)、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CICC)、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中华口碑传播中心(CPPC)。
此次评选中,五个分榜烟台均有上榜!联合评价机构首席公信官乔惠民称,连续十三届对全球发布的中外避暑旅游榜,中外媒体每年都进行大量报道,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避暑气候旅居市场的持续兴盛。这项排名,是联合评价机构依据独立评价体系在香港进行的一项口碑调查与研究评价活动,始终坚持科学性、公益性和公信力,十三年来一直执行公益“三不”纪律,不向任何地方作出任何名次承诺,不向任何地方索取任何评选费用,不向任何地方颁发任何用钱买的牌子。他说,本届是在综合参考既往各届数据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公众口碑、专家口碑、网络口碑随机调查及实地体验,而终审评价,结题发布,旨在推举中外具有避暑气候旅游优势资源环境、并重视向各类旅游者提供避暑旅游服务的优秀目的地,为中外旅游者夏季避暑休闲提供一份出行参考。
本届系列榜单如下:
一、全球避暑名城百佳榜
——第十三届()中外避暑旅游口碑金榜榜单之一
全球避暑名城百佳榜,以世界各地著名避暑旅游城市近期口碑知名度、美誉度及连续十个年度历史天气数据为主要依据,以“旅游资源特色度、夏季气候舒适度、国际旅游开放度、出行下榻便捷度、服务环境优良度、目的地知名度与旅游者口碑赞许度”为评价条件。其中,进入前十名的依次是:俄罗斯/圣彼得堡、荷兰/阿姆斯特丹、中国/昆明、丹麦/哥本哈根、美国/旧金山、芬兰/赫尔辛基、南非/开普敦、冰岛/雷克雅未克、中国/贵阳、挪威/卑尔根,本届列为“全球十大避暑名城”。
中国夏季“火炉”城市较多,但因国土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地势高低不同,地形地貌、气温降水组合多种多样,全域气候立体性、多样性、差异性突出,因此,也有一些城市适于避暑旅游,避暑型资源环境在部分省区呈带状、链状分布,其中不少城市经过多年生态环境建设、绿色植被恢复、旅游产业发展和品牌形象塑造,已经成为可以与海外著名避暑名城媲美的优秀目的地。中国入选“全球避暑名城百佳榜”的是昆明、贵阳、哈尔滨、烟台、丽江、西宁、临沧、秦皇岛、六盘水、承德、青岛、大连。
第25名:山海仙邦——中国/烟台市(Yantai)
二、中国避暑名城65佳榜
——第十三届()中外避暑旅游口碑金榜榜单之二
中国避暑休闲百佳县榜,评价范围包括中国不同区域适合开展夏季避暑休闲旅游的行政县、县级市、县级以上城区和农业产业园区、经济新区等。入选项目评价指标援用避暑旅游城市研究评价八项基本指标。本届共评价发布避暑休闲百佳县99个,得分较高而居先列为“中国避暑休闲十佳县”的是:云南晋宁县、黑龙江红兴隆垦区、吉林珲春市、山东海阳市、贵州清镇市、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山东省荣成市、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河北兴隆县、湖北利川市。
04名:亚洲金滩——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
四、中国避暑名山百佳榜
——第十三届()中外避暑旅游口碑金榜榜单之四
中国避暑名山百佳榜,考量标准包括具有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避暑气候系统的优越性、地域文化系统的特色性、山地旅游资源的可塑性,亲山、亲水、亲林、亲绿、亲氧、亲凉,宜游、宜憩、宜攀、宜赏、宜摄、宜护,具有可到达性、可体验性、可观览性、可休闲性。本届百佳避暑名山中,得分较高而居先列为“中国十大避暑名山”的是:山西五台山、安徽黄山、吉林长白山、四川峨眉山、江西庐山、浙江莫干山、陕西太白山、云南鸡足山、贵州梵净山、河南鸡公山。
第75名:全真无染——牟平昆嵛山
五、中国避暑小镇百佳榜
——第十三届()中外避暑旅游口碑金榜榜单之五
“中国避暑小镇百佳榜”,专指不同地方适合开展夏季避暑休闲旅游的特色乡镇、乡村聚落或新型城镇化社区、独立城市片区、人居社区、休闲与景观园区等,包括部分规划建设中富有避暑旅游发展前景的“小镇”项目,是评价机构力推的城乡融合型特色避暑休闲旅居形式。“避暑小镇”要求入选项目应追求五项不可分割的基本指标:一是气候舒适性,二是环境绿色性,三是景观美学性,四是生活宜居性,五是休闲惬意性,并充分考虑到“人”、“区”、“绿”三者之间的共生集合关系,强调生态空间、生活空间、生产空间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本届百佳避暑小镇中,得分较高而列为“中国十佳避暑小镇”的是:山西长治县振兴新村乡愁公园、吉林抚松县松江河镇长白山国际旅游度假区、云南楚雄市彝人古镇、河北秦皇岛市戴河镇暨集发生态园、云南临沧市临翔区博尚镇暨亚洲国际微电影基地、山西昔阳县大寨村、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贵州修文县龙场镇及阳明文化园、云南福贡老姆登-知子罗景区、四川彭州市宝山村。
第40名:长岛人歌蓬莱梦境——长岛县南长山镇
相关链接
烟台作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一带一路”战略支点城市和中韩自贸区建设前沿城市,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曾荣获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四届全国文明城市、六届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中国最佳避暑旅游城市、中国最佳休闲城市、联合国人居奖等多项殊荣。
作为旅游胜地,烟台地处山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渤海,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常住人口多万,山海相拥、天蓝海碧,气候温和、资源丰富,拥有公里的海岸海岛曲线,“蓝天白云”天数每年保持在天以上,沙滩资源居北方之冠,黄金储量和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烟台苹果、莱阳梨、龙口粉丝、大樱桃、海珍品等土特产闻名全国。
烟台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是我国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有蓬莱阁、文峰山魏碑石刻等一批历史文化遗产,八仙过海、秦皇射鲛、徐福东渡的故事广为流传,自古便有“人间仙境”的美誉。
目前,经过多年努力,烟台已经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0个省级旅游度假区,3个5A级景区,均居全省首位;有69个国家级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36个省级旅游强乡镇、98个特色村;有旅游企业家,其中星级饭店家、旅行社家、A级旅游景区75家,形成了要素聚集、链条延伸、特色鲜明的避暑休闲旅游发展新格局。
“慢城”是烟台的特色,依托山脉、海岛、牧野以及特色镇村,烟台将温泉、酒堡、游艇等高端产品与采摘游、渔家乐等大众产品相结合,打造绿道慢行系统、景观游憩线路、旅游集散中心和自驾车营地,获游人交口称赞。烟台围绕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和游客满意度,构建了“一圈一带”避暑休闲空间。
烟台做到了把城市作为一个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打造,在城市建设中降低建筑能耗、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充分考虑旅游功能,注重城市美感,提高城市舒适度和通达性,以寻求城市文明和旅游发展的和谐共生。
此外,烟台还全面整合山、海、城、岛、河等资源,实施了“一山两河”、“一线两湾三岛”综合开发,沿滨海一线形成了长达80公里的城市景观带。目前,正在按照“香港维多利亚湾”标准,对烟台发展的源点---芝罘港湾进行整体开发;借鉴北京南锣鼓巷、天津五大道等地经验,对烟台的开埠老街---朝阳街、城市发祥地---所城里实施综合改造。
结合独特的资源禀赋和人文底蕴,除了风格多样的新式建筑外,烟台还塑造了以奇山所、烽火台等为代表的军事建筑,以领事馆、教堂洋行等为代表的欧式建筑,以张裕公司、宝时钟表厂等为代表的工业建筑,以海草房、牟氏庄园等为代表的民居建筑,形成了独具特色、兼容并包的滨海建筑文化。
在交通方面,目前烟台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公里,可以快速联通全境。中心城市道路通车里程超过0公里,实现了城市公交和各类管网的全覆盖,市区初步形成了60分钟的通勤圈。新建改造了火车站和机场,火车站年客运量达到万人次;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万人次、年起降飞机10万架次的需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