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白癜风医院微博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40811/4445742.html十里雷庄王亚丽
十里雷庄,震古烁今,是方圆百里响当当的名字。
雷庄村远远不止十里。“十里”是概括,意思说的是雷庄的面积大,“十里”只是一种表达方式而已,就像“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三千尺‘’一样。更有沟北县南交道方圆雷庄庙前一说,另一层意思还表达了雷庄自古以来的知名度传播的很远。
雷庄就像现在的网红打卡地一样,随便打听一下都会有人给你滔滔不绝地讲述关于雷庄的传奇故事。
雷庄的“烂”一提起雷庄,人们都会说十里烂雷庄。这个“烂”,并非指雷庄的破烂不堪,而是指雷庄村子的巷道之多。村子里巷道多的出奇,东西南北,大大小小,长长短短,横七竖八,巷道套着巷道,如迷宫一般。加之村大人多,每逢下雨,来来往往的人把路面踩的泥泞不堪。其实,这正说明雷庄当时的兴旺与繁华。
我曾经奇怪,这么一个繁华的地方,怎么可以用一个“烂”字来形容呢?问过父辈才明白,村民口中的烂,表达的其实是赞美喜爱之意,就像大人称呼小孩为“臭小子”、“丑女子”一样。所以十里烂雷庄的“烂”实为褒奖之意。
雷庄的庙雷庄之所以闻名一方,是因为雷庄的庙。雷庄庙有别于其他庙,它是建筑在一个高十多米,宽50多米,长米左右的土台上的,土台是人工堆砌起来。在当时落后的条件下,那是多么大的一个耗时耗力耗材的人力工程呀!那么为啥要把庙修的那么高呢?想必大家都知道吧!一是与尘世隔绝,远离喧嚣;二是越高越接近神仙;三是一尘不染。更重要的是,它还是个地标建筑,来来往往的人只要远远地看见雷庄庙就知道快到澄城县县城了。据说庙宇建于元代,为纪念伍子胥修建的,伍子胥就是伍员,所以雷庄庙也叫伍员庙。伍员和伍尚是兄弟两个,伍尚庙在大荔,两庙遥遥相望。但是伍尚庙与伍员庙比就差远了。民间是这样传说的:“附近有一个半庙。”庙怎么会有半个呢?原来伍员庙算一个庙,伍尚庙只算半个庙。这就足以说明雷庄庙当时的恢宏和在人们心中的位置。据老人们回忆,雷庄庙宏伟壮观,琉璃生辉,八卦悬顶,重檐飞角,每檐角都挂着铜铃,风吹铃响,美轮美奂,无与伦比,同时,也给庙宇增添了几分神韵。随着时代的变迁,道路的加宽,美丽乡村的打造,雷庄庙已经不复存在了,无法再现,只能将它留在心里。雷庄的会说起雷庄,必然会说到雷庄的庙会。
每年农历七月初四和腊月二十六是民俗庙会,热闹非常。会上,卖啥的都有,农产品、日用百货,尧头窑的碟碟碗碗、盆盆罐罐;黄龙山的核桃;避难堡的枣;各种小吃,针头线脑应有尽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买不到。
庙会上最吸人眼球的是蒙古的商人,他们每年都会如约而至,带来他们的皮衣、羊毛毡、羊毛帽子和一些奶制品,然后带走我们陕西的土特产。也正由于他们的参与,使得雷庄庙会远近驰名,繁华无比。我猜想那场面不亚于《清明上河图》描绘的集市境况。那时候能赶上雷庄一次庙会就跟现在去首都逛了一般自豪。
雷庄的老杆雷庄的老杆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老杆,杆身是用麻绳将几根椽扎在一起,高几十米,杆顶上再平扎两根椽,形成一个“十”字,椽头分别挂着马挂,席筒、簸箕、稍棍、麻辫。此时的老杆自重已经几百斤了,几十名大力士再将它小心翼翼的扶起来墩在一个瓦罐上,然后把瓦罐扣在碌碡上。光听听这个你就知道雷庄老杆有多么险!多么悬!更让人惊叹的是几名勇士还要顺着杆飞速地爬上去,在平放着的椽头表演如下节目:
折旗杆:把插在老杆顶端的红旗拔下来高高举起在空中挥舞,并大声呼喊。表示我们已经顺利到底顶端,我们是勇者。
踩四门:几名勇士围着杆顶的十字转一圈,寓意我们一定会踏平坎坷,战胜困难险阻,踩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扇簸箕:簸萁扇一扇,尘埃去一边。簸箕再一扇,粮食堆成山。簸箕复扇扇,国泰民又安。
钻席筒:席筒一钻,一生平安。身体健康,前途无量。
挂真脚面:挂了真脚面,顶天立地汉。从此天涯路,宽敞又平坦。
溜稍棍:溜溜稍棍,力量满身,自信百倍。
鹞子翻身:寓意经历一番腾跃翻旋,从困苦中解脱,走向光明。
凤凰展翅:凤凰起舞,寓意吉祥福瑞送到。
列三匝:寓意鼓足干劲,卯足力气,勇往直前。
崛麻辫:寓意奋勇崛起,自强而立。
这些动作都是在高空完成,那惊、险、悬真叫人竖发闭气。
每年扶老杆时,场面相当壮观,用宋丹丹的话,那叫人山人海,红旗飘扬。用我们本土话,那叫“挤死老汉塌死娃”。
如今,老杆与雷庄的庙威名并存,它已高高地矗立在雷庄的十字路口,成为新雷庄的标志。晚辈们已感受到老杆传递给他们勇敢果断,勇于挑战的力量。在外的游子们,老杆就是你们的指路灯,不论你走得多远,有一盏灯始终照亮回家的路;不论你走得有多苦,老杆下的父老乡亲时刻为你送去温暖和鼓舞。
雷庄的人雷庄人热情好客。每年庙会之时,扶老杆之日,家家户户必定是客朋满坐,热闹非凡。未过门的新媳妇被婆家郑重请回,新女婿定会准备丰厚的礼品拜见未来的岳父岳母,更有七大姑八大姨带着孩子,穿上平时舍不得穿的新衣服纷纷前来看热闹。此时,农家院子里就像过年一样,准备好美味佳肴招待亲朋。包饺子,立细面,摊煎饼,外加一大桌菜。亲戚们相聚在一起赛老婆、赛娃、赛收成,笑盈盈地重温儿时的欢乐,追寻儿时的回忆,交流经验,展望未来。幸福洋溢在每个人都脸庞。雷庄的今天雷庄有一个团结协作敢于挑战的领导班子。两委会班子年富力强,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带领村民们在滚滚的改革浪潮中,调整产业结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使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道路硬化,村巷亮化,种植养殖专业化,路旁村边美化,村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成为澄城的南门标志。
年新春冠状肺炎病毒肆虐,全国人民倍受煎熬,雷庄的老杆下又是别样景象。为了杜绝病毒危害雷庄村民,确保村民的生命安全,村干部、党员、爱心志愿者坚守在老杆下,严防严控进出人员。他们的身姿如老杆一样挺拔,他们的品质如老杆一样英勇无畏。雷庄的父老乡亲们坚信有祖先保佑,有老杆庇护,有村干部和党员死守,病魔一定会远离,春天就在眼前!
岁月轮回,风雨沧桑,雷庄的水土养育着一代又一代朴实敦厚,勤劳善良,奋勇拼搏的优秀子民。如今的雷庄仍和昔日的古庙一样名闻遐迩。
十里雷庄,你永远是雷庄人的骄傲!我们雷庄儿女定会秉承您的传统,精诚团结,顽强拼搏,再创辉煌!
澄城村落记忆有奖图文征集活动,是由中共澄城县委宣传部主办,县志办、澄城县好运古建文化产业园承办,遇见澄城微传媒协办的,旨在挖掘澄城村落文化、推动澄城乡村振兴的大型文化活动,立志为澄城村落全面“画像立传”。爱家乡,请留下它的名讳、记录它的传奇!如果您恰巧有热爱、有资料、有兴趣,不妨赶快投稿,不要让自己的村庄在最后一次澄城村落“大合影”中缺席!投稿邮箱:yujianchengc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