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诚信为民 http://m.39.net/baidianfeng/a_6213655.html
技术分享
TechnologySharing
二战期间,一架美制P-38“闪电”(Lighting)战斗机坠毁于北极格陵兰岛,在约80米深的冰下埋藏了50年。年该飞机被探险队寻找发现并挖掘出来,经过修复后于年重返蓝天。
//二战“闪电行动”飞机坠毁极地
年夏天,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激烈地进行。美国在珍珠港事件后参战已经7个月了。纳粹德国千方百计要切断美国到欧洲,特别是到英国的供应线。盟军的许多舰只都损失在德国潜艇的攻击之下,在头5个月中,就有艘满载军用装备的舰船被击沉。由于损失惨重,于是美国决定将飞机直接飞往英国,为美国在欧洲作战的第8航空队补充装备。这就是所谓的“波莱罗”行动计划。
这项计划要把49架波音公司生产的B-17“空中堡垒”轰炸机和80架洛克希德公生产的P-38“闪电”战斗机分几批飞往英国。具体的路线是从缅因州通过古斯湾、拉布拉多到格陵兰岛的布鲁西一号,冰岛的雷克雅未克,最后到苏格兰的普雷斯特维克。
年6月15日开始行动,第一批飞机顺利到达目的地。成功地将一百多架飞机运送到英国,以协助欧洲战区的军事行动,这是英国正在进行的大规模军事集结的一部分。
第二批和第三批合在一起。本来是两架B-17E和8架P-38F,后因有两架P-38需要修理,留在了格陵兰,余下的6架P-38分成两组,各和一架B-17编成两个中队。
年7月7日,由两架美制B-17“空中堡垒”轰炸机和6架P-38“闪电”战斗机组成的一个空军中队,从格陵兰岛南端的纳塞苏乌克基地起飞,奉命前往冰岛。
根据计划,在冰岛还要加一次油,但在北极地区天气变化非常复杂。在机群接近冰岛海岸的时候,天气骤变,大风呼啸,气温急剧下降。机翼上开始结冰,罗盘摆动不止。飞行员们自知难以继续前进,只好折返,可格陵兰岛上空气候十分恶劣,燃油也即将耗尽,返回基地已无望,唯一出路只有在冰川上紧急着陆。
驾驶第一架P-38的是布拉德·麦克马纳斯,根据油量表显示他的飞机几乎没有油了,而且自己也感到手脚麻木,难以操纵飞机再做其它动作了,于是决定率先在冰上迫降。麦克马纳斯中尉看到他下面是一片光洁如镜的冰原,就放下起落架做正常着陆。飞机在冰上用两个主轮滑跑了米,可是没有想到当机头下俯,前轮着地时,一下子陷入了松软的雪里,飞机立即翻了过去。见此情景,跟在后面的其它P-38飞机,都不得不改为不放起落架用机腹迫降。
所有飞机都降落了,没有发生重大事故。由于气候严寒,中队的全部25名机组人员都挤坐在两架B-17轰炸机中等候救援。在冰天雪地里挣扎了5昼夜后,救援队将他们接了回去,而所有这些飞机却无法再启动,只好被迫遗弃在这荒无人烟的冰原上。经过几个冬天,飞机逐渐被越来越厚的冰雪所覆盖。人们再也看不到它们的踪迹了,8架飞机从此葬身冰原。
//极地飞机找寻工作
二战结束以后,人们逐渐淡忘了遗弃在冰原的8架飞机。时光流逝到年,亚特兰大飞行俱乐部的两位积极分子埃普斯和泰勒偶然遇到了该空军中队的一位飞行员,得知了这件事情。恰好,泰勒的一位顾客正在千方百计地搜寻这种飞机,以便收藏。当时,生产这种飞机的洛克希德公司一共制造了架,而现存的只有28架,能飞的只有5架了。于是,二人决心找到这架飞机。
在50年后的年,采用pulseEKKO50MHz天线在极地现场寻找。终于在85米深的冰下挖掘到了一架较为完好的飞机。这架P-38飞机的机舱已经被压碎,飞机的上部机壳有多处被压凹,但其主要部分却完好无损。令人惊异的是,它的武器和弹药均处在可使用的状态。
探测现场,其中雪层24m,冰层61m
现场雷达剖面图
挖掘工作
左右滑动查看进入冰洞图片
挖掘到的飞机
//飞机复活
此项挖掘历时12年,耗资达万美元。此后,人们把P-38“闪电”战斗机的部件拆开,吊到地面上,再用直升机将其运往美国进行整修。经过整修的P-38飞机不久就重新飞上蓝天,使人们一睹二战名机的风采。
被从现场空运到美国进行修复
修复中的飞机
年飞机修复完成,完成了她的复活第一飞
在此案例中,寻找飞机使用到的是加拿大SensorsSoftware公司的UltrapulseEKKOPRO大探深地质雷达,该系列探地雷达目前在地质、水文、岩溶、冰层与冻土、地下空洞、城市管廊地质勘察等领域都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