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套题山东省临沂市2018届高三

山东省临沂市届高三上学期期末

地理试题

第Ⅰ卷(必做,共44分)

本卷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二十四节气(图1),几千年来对我国农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一些与节气相关的农谚充分反映了这一点。据此完成1~2题。

1.农谚“谷雨前后,种瓜点豆”的意思是谷雨节气到来的时间雨水滋润大地,是播种移苗、埯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此时播种,水热矛盾最大的地区是

A.华北地区

B.华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半个多世纪前,指导东北某地农业生产的谚语是“立夏到小满,种啥都不晚”,现在的谚语是“谷雨到立夏,种啥都不怕”。这一变化反映了

A.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当地降水增加

C.农业耕作技术提高

D.当地气候变暖

下面图2是成都平原位置示意图,图3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3~5题。

3.都江堰水利工程建设前,岷江洪灾使成都平原成为一片汪洋的主要原因是

A.岷江从山区流向平原,地势高

B.岷江下游河道宽阔,水面广

C.岷江发源于邛崃山,水势猛

D.岷江流经平原东侧,地势低

4.与乙地相比,甲地

A.沉积物颗粒小,地下水位低

B.沉积物颗粒大,地下水位高

C.沉积物颗粒大,地下水位低

D.沉积物颗粒小,地下水位高

5.枯水季节,60%以上水量会从鱼嘴进入内江,主要原因是内江比外江

A.河道宽

B.流速慢

C.河床浅

D.河床深

潜在蒸发量是指充分供水的下垫面(即充分湿润的表面或开阔水体)蒸发或蒸腾到空气中的水量,又称可能蒸发量或蒸发能力。图4是陕西省部分城镇多年平均潜在蒸发量空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图示区域潜在蒸发量

A.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

B.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C.存在一定的季节变化

D.与河流分布呈正相关

7.榆林地区的潜在蒸发量明显高于安康地区,可能是因为榆林地区

A.年日照时数更多

B.平均风速更小

C.年平均气温更高

D.相对湿度更大

冰岛雷克雅未克(64°09′N,21°58′W)驶向甲、乙港口的海上运输线曾是“二战”期间同盟国重要的军事物资补给线。图5示意该补给线的部分航线。据此完成8-9题。

8.甲、乙港口气温存在差异,甲港口1月平均气温高于乙港口,其主要影响因素为

A.纬度

B.洋流

C.地形

D.季风

9.由乙港口通往南部某重要城市的铁路长多千米,该铁路沿线地区

①分布着波状起伏的沙漠

②冬季易受寒潮天气影响

③分布着较茂密的针叶林

④春季易遭受沙尘暴侵袭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长白山北坡拥有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谱,其上部还分布有独特的岳桦林带。图6示意长白山天池北部地形及植被分布。据此完成10~12题。

10.图中甲、乙处的植被分别为

A.针叶林、高山苔原

B.针阔混交林、针叶林

C.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D.落叶阔叶林、高山灌丛

11.图中海拔--米的岳桦林上部呈匍匐状生长,根系发达,其原因是该地

A.干旱、寒冷、大风

B.坡度大,易被流水侵蚀

C.寒冷、贫瘠、大风

D.海拔高,光照弱,生长期短

12.研究发现,近年来图中岳桦林带的树龄随海拔升高而减小。该现象表明

A.植被演替停止

B.苔原带下侵

C.岳桦林带下侵

D.岳桦林带上侵

甲国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较为短缺。该国政府计划修建西水东调工程。图7示意甲国位置及调水线路。据此完成13-14题。

13.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有

①西部地势较高,调水可白流

②西部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

③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

④东部水稻种植广,需水量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西水东调工程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①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

②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

③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

④加快东部重T业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传统村落指民国以前建村,较好保留了历史沿革,村落内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风民俗,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图8示意河南传统村落分布。据此完成15~16题。

15.造成河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

B.地形

C.气候

D.文化

16.河南省中西部传统村落保留数量多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出少

B.中原文化历史悠久

C.交通不方便

D.现代化农业水平高

农业生产潜力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每年所能获得的最大可能产量。图9示意我国祁连山东部某区域不同海拔高度的农业生产潜力。据此完成17~19题。

17.腾格里农业生产潜力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温差

D.水源

18.横梁农业生产潜力大,其原因是

A.土壤深厚肥沃B.降水相对丰富

C.劳动力丰富D.机械化水平高

19.该区域农业

A.适合立体开发

B.应扩大种植业生产面积

C.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

D.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

近年来,东莞有数万家制造企业采用跨境电商方式,利用集装箱货柜将商品送达世界各地。例如,一位南非约翰内斯堡(26。S,28。E)的市民于北京时间3月21日12时登录购物网站,选择东莞某企业制造的家具并完成支付;一个多月后当地经销商即可送货上门和安装。跨境电商促进了东莞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商店”的转型。据此完成20~22题。

20.该市民登录购物网站时,约翰内斯堡

A.晨曦初露B.烈日当空

C.夕阳西下D.繁星满天

21.东莞的制造企业从代工生产到直接面对消费者,主要得益于

A.广告宣传

B.网络销售平台

C.政府政策支持

D.外来劳动力数量多

22.东莞制造业转型对当地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是

A.域市水环境改善

B.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C.城市竞争力增强

D.城市科技和教育水平提升

第Ⅱ卷(必做46分+选做10分,共56分)

第Ⅱ卷共6道题,其中第23~26题为必做部分,27~28题为选做部分。选做部分只选择1道试题作答,如全答,阅卷时将根据所选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最前面的1道试题。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苜蓿喜多晴少雨的天气和干燥温暖的气候,是奶牛高端粗饲料,可提高牛奶的蛋白质含量,素有“牧草之王”的美誉。美国是世界上苜蓿种植面积、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年,中国一公司在犹他州北部购买了面积达13万亩的艾斯克兰迪农场以及绿河的“水权”,用于苜蓿种植。此处的苜蓿每年5月收割头茬,每茬约28天,可收割4茬,种植耗水量较大。

苜蓿在我国国内供不应求。年1月18日,农业部发布《全国苜蓿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苜蓿供给立足“国内为主、适当进口”的原则,到年,新增优质苜蓿种植面积万亩,增加优质苜蓿产量万吨。

图10示意美国部分区域,甲地年均温19.5℃,年降水量.8mm,是优质苜蓿产区。

(1)简析我国投资商在甲地种植苜蓿的原因。(4分)

(2)把苜蓿干草从甲地运到洛杉矶比从洛杉矾运往天津的成本还要高,试从交通运输因素分析其原因。(3分)

(3)有人建议我国南方部分农耕区可以借政策东风,大力发展苜蓿种植,以提高目前国内供给。你认为是否可行?请阐明理由。(3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鄱阳湖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湖泊之一,长江与其之间的相互作用一直备受







































北京哪家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sidingbib.com/lkjt/432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