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1
()1.某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该公司研发中心选择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A.交通B.人才C.市场D.资金
研发中心的区位选择,需要技术。为什么设在中国,是为了设计制造符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产品,即市场。此题属于前者。
左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题。
()2.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中工业区最有可能是
A.食品加工B.钢铁工业C.机械制造D.电子工业
有二氧化硫污染,应该是燃煤量比较大,故应该是钢铁工业。
()3.高级成衣制作成本昂贵,极具时尚含量,品牌优势明显,主要分布在米兰、纽约、巴黎等著名的大城市。影响时装业分布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劳动力B.技术C.消费市场D.原材料
高级成衣成本主要是设计费用,需要技术。
右上图为世界及我国某矿产资源产量分布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矿产资源最有可能的是( )
A.铝土B.铁矿C.石油D.天然气
澳大利亚、山西都没有石油或石油很少,澳大利亚没有天然气或天然气很少,山西没有铁矿或铁矿很少。
()5.以该矿产资源为原料的工业,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丰富的动力B.廉价的劳动力C.发达的科技D.广阔的消费市场
铝土属于有色金属,有色金属冶炼需要能源。
()6.年5月4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从而带动我国向“智”造业强国转变。加快“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有利于
A.降低劳动力成本B.解决就业困难
C.增强集聚效应D.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升级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
制造业PMI反映制造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下图为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近一年来PMI变化数据。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步伐。据此完成7、8题。
()7.下列最有可能成为外资撤离中国的产业类型是
A.技术密集型B.资源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D.资金密集型
东南亚、印度经济相对中国来说,还比较落后,劳动力更加廉价。
()8.要摆脱外资撤华困境,中国制造业发展方向是
①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产品质量,加强自主创新,创立民族品牌②调整工业结构,发展高端产业链③提高劳动力素质,依靠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④降低能耗,提高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水平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中国需要自主创新,加强品牌建立,加大技术投入",“依靠政府”是错误的说法。
读工业进化示意图,回答9、10题
()9.有关工业区位因素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作用不断增强B.工业的市场区位增强
C.对劳动力数量需求量变大D.对交通运输条件要求下降
随着技术进步,原料、资源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减弱,市场逐渐增强。
()10.“工业4.0”地域之间存在的主要联系方式是
A.生产协作联系B.商贸联系C.科技与信息联系D.物品联系
“工业4.0”是因为技术进步的结果,需要网络支持。
()11.小明在杭州某商场购买某品牌服饰,发现标签上的产地不再是“中国制造”,而是“越南制造”,“缅甸制造”,这个变化主要影响因素是
A.环境容量B.资源供给C.市场需求D.工资水平
越南、缅甸相对于中国劳动力更加廉价,“服装”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右图为甲、乙两工厂万元产值主要成本百分比图。完成12、13题。
()12.甲、乙两工厂可能分别是
A.服装工业、食品工业B.有色冶金工业、化学工业
C.制糖工业、微电子工业D.家具制造工业、石油加工工业
从图看甲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乙属于技术指向型工业。
()13.下列关于甲、乙两工厂所属指向型工业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工业受地域条件的限制逐渐减弱
B.自然条件对甲、乙两类工业均无明显的影响
C.我国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转移的产业以乙类为主
D.甲、乙两类工业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要求相同
原料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逐渐减弱。
下图为我国华南地区某河谷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4、15题。
()14.该河谷
A.岩层①比沉积物形成年代晚
B.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山区
C.因岩层断裂陷落,河流携带泥沙沉积而成
D.因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从图看,有地堑。
()15.利用该地的典型农产品,可发展的工业最可能是
A.甘蔗制糖B.棉花纺织C.葡萄酿造D.大豆加工
“华南”,只有甘蔗产于华南。
右上图中的S国石油工业发达。近几年,该国的服装工厂多从中国等地进口成品服装,但使用本厂商标进行销售。据此完成16、17题。
()16.M城市发展石化工业,其主导区位条件是
A.劳动力资源丰富 B.科技力量雄厚C.接近原料地 D.接近消费市场
石油化工主要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汽油、柴油供应汽车,需要市场)
()17.该国服装工厂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最可能的原因是
A.原料资源短缺 B.劳动力成本上升C.能源供应不足 D.市场需求减小
从中国进口成品,说明中国劳动力成本更低。(服装属于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回乡投入创业,推动“归雁经济”兴起。四川省年累计扶持37.4万农民工实现回乡创业。完成第18、19题。
()18.四川省“归雁经济”出现的主要原因有①原就业地的生活压力较大②政府政策扶持③家乡当地气候条件的改善④东部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下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农民工回乡创业”说明原就业地生活压力较大,赚的钱少了。“创业”是政府鼓励扶持的事情。
()19.“归雁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有
A.减缓城市化速度B.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C.提高环境承载力D.导致地价大幅下跌
“创业”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农民工回乡,有利于城市产业升级。
下图示意与铝相关的生产部门及其流程图,我国的铝材加工企业集中分布于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完成第20、21题。
()20.图示生产部门之间形成的联系是
A.信息联系B.商贸联系C.科技联系D.生产协作联系
图中前后是投入产出的关系,即生成协作联系。
()21.影响我国铝材加工企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原料B.市场C.科技D.动力
“铝材加工”的是产品,需要靠近市场。
读某类工业空间布局图,回答22、23题。
()22.某类工业指的是
A.制糖工业B.造纸工业C.服装工业D.汽车工业
从选项看,汽车最需要集聚,减少运输成本。
()23.导致从a到b演变过程的直接原因是
A.吸引人才B.降低运费C.共享基础设施D.开拓市场
集聚,可以减少运费。
24.读北半球局部区域简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甲是________海峡,它是非洲和欧洲的分界线。
(2)A、C两地纬度相近,A地生长着极地苔原,而C地植被类型是________。造成两地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3)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因蕴藏和广泛使用一种清洁能源而被称为“无烟城市”,按可再生性质分,该能源资源属于________资源,蕴藏丰富是因为该岛地处板块________边界,地壳活动活跃。
(4)图中B是德国鲁尔区,简述该地工业发展的有利区位条件。
25.读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图示地区以AB一线为界________(填“北”或“南”)部人口稠密,造成这种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2)辽宁省工业经济曾在我国居于重要地位,其依赖的主要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____,辽宁省的工业结构以________为主。
(3)生态保护和生态问题治理是东北地区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图中M、N两地的生态保护重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填土地类型)。
(4)R河春季流量丰富,主要是该流域冬季受________(天气系统)影响,流域内________丰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量大。
(5)从工业的角度,简述东北地区工业的振兴措施。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图l为我国西南部分地区略图。图2为年重庆工业结构图。
材料二:成都和重庆是成渝城市群两大核心城市,成都电子信息产业发达,重庆工业基础雄厚。汽车为两城市支柱产业,成都以客车、商用车、轿车生产为主,重庆以重型汽车和轿车生产为主。在十三五规划中,两城市都把中高档轿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作为发展重点。
(1)甲所在区域的植被类型是,制约该区域交通建设的主要自然因素是。(2分)
(2)图示地区(能源类型)丰富,成为我国重要的电力输出地。(1分)
(3)从区域发展阶段看,图示区域处于阶段,该阶段劳动力由____(产业活动)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2分)
(4)说出重庆市发展汽车产业的有利条件、等。(2分)
(5)分析成都与重庆之间汽车产业分工协作的积极意义。(3分)
参考答案
BBBAADCBBCDCACADBABDBDB
24(1)直布罗陀
(2)温带落叶阔叶林 洋流(或气候)
(3)可再生 生长
(4)煤炭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捷;地处欧洲腹地,市场广阔;水资源丰富。
25(1)南 气候
(2)丰富的矿产资源 重工业
(3)湿地(沼泽地) (牧)草地
(4)冷锋 降雪
(5)改造原有工业(提升工业产业层次或调整工业布局);治理工业污染;发展新兴工业,工业结构多元化;加大工业科技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
26.(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形
(2)水能资源
(3)工业化农业
(4)工业基础好(配套完善);交通便利;政策支持。
(5)优势互补,促进技术交流,提升产品的质量;避免重复建设或恶性竞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增强集聚效应。
浙江省高中地理学习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