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糖水风景照,需要一点陌生感

手摄课堂

-摄/图注韩松-

-文KKM-

-编辑KKM-

-策划张薇-

先说结论:避免糖水片,至少看起来需要一点“陌生感”。

这不仅适用于风景照,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照片。以下照片除标注外都是本人或原画册工作室的小伙伴用手机拍摄,供交流观点,画质党勿喷~

-

1

什么是糖水片?

我们如何面对糖水片?

/

糖水风景照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以取悦大多数人的眼球为目的。这意味着,它们通常色彩丰富,具有视觉冲击力,尽可能地调动人最初级的感官,让无论有无艺术修养,欣赏水平的人看了之后都赞一个——“美!”。

这好比,喝了一杯很甜的奶茶,听了一曲全是和谐音程的流行歌曲,读了一首朗朗上口又押韵的顺口溜。关于“甜”的愉悦感受,从客观上来说多数人是不会否认的,如同大多数人第一次打开px,看到首页上推送的风景照,多是血脉喷张的。有了一定欣赏水平的人(包括创作者和欣赏者),这种愉悦的甜味就已经带着油腻和疲倦了。这时候大家自然会想品清茶、听赋格、读诗歌一样追求感官刺激之外的维度。

面对糖水照的话题,首先我承认,在拍摄糖水照这件事情上,大多数人难以免俗。

这个问题下许多回答者所举例子,其实也挺糖水的。糖水和非糖水,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界线。我虽然不爱糖水照,但常常给自己的拍摄“加点糖”,至少不是为了避免糖水照而有意识回避一些甜味儿。

下面分享几个拍自己拍得有些甜的风景照:

▲摄/韩松iPhone7p波尔图日落

▲摄/韩松iPhone7p晚霞下的瓦莱塔

很多时候,作为手机摄影师的我让自己拍的照片处于“半糖”状态,不会让其太甜腻,又保持在通俗审美的范畴。而其中的良药就是“陌生感”。

-

2

形式上的陌生感

/

同意

TimothyWang的观点,风景照应该还原真实。这不意味着所见即所拍,所拍即所得,而是带着自己的镜头语言,带着自己的表达逻辑,带着自己的思考和诠释。所以我认为,许多看起来颇具新意和陌生感的照片,并非刻意回避的惯用表达方式,而正是真实诠释了当下所见景色之精髓。

这幅著名的风景照由摄影师DavidBurdeny拍摄于南极威德尔海,对我影响很大。

?DavidBurdeny

他的照片被称为“极简风景”,当然这是一种形式解读。

?DavidBurdeny

下面这组照片,拍摄于去年秋天在川西北和青海的旅行途中。当时途中遇到初雪,云雾缭绕,山峦绵长起伏,每个人都被其神秘氛围所萦绕。但,这种氛围是抽象写意的,不是那种宏伟雪山和扑面而来的星空所制造的。所以,大多数人在当时的景色中的感觉都是“很美,但是照下来不好看”。作为摄影师,我自然会用自己的镜头手法来诠释:

▲摄/韩松iPhone7p青海

▲摄/韩松iPhone7p青海

▲摄/韩松iPhone7p青海

类似的,在旅途中拍摄的“风景”,看似在追求形式上的陌生,实际上这是用取景和曝光,诠释了自己心中被触及的风景的精神而已。举几例:

▲摄/韩松iPhone6s尾道

▲摄/韩松iPhone7p马耳他

▲摄/韩松iPhone7p冰岛

国家地理风格的照片,内容和观念虽不深奥,但在形式的陌生感上却玩得淋漓尽致。

回到这个论点,所谓形式上的陌生感,实际上就是相对于“常规风景照”的解构。对风景的底蕴的解读和熟练的诠释手法,才是核心。

3

糖水照的解构

/

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画一幅风景画,大多数人可能会画上阳光、云朵、树木、山峦,这些温和、愉悦而又完整的东西——这些都是我们对美好风景画面的原始定义,是人类的“本能诉求”。当我们渐渐长大,会发现这样的现象:暴雨袭来,乌云压顶这些曾经让我们“恐惧”的东西,会用到“壮观”等词语来形容,风景的内涵变深,外延变大。这个认知过程很像糖水风景照的解构过程。

▲摄/韩松iPhone7p冰岛-黑沙滩

▲摄/韩松iPhone7p冰岛-雾

▲摄/韩松iPhone7p冰岛-黑沙滩

▲摄/韩松iPhone7p冰岛-犀牛石

为了强化对“美好风景”的本能诉求,摄影师不惜等待每天清晨和傍晚的“黄金时刻”,以期待阳光将云朵染成绚丽的颜色,跋山涉水寻找世界上最壮丽的山峦,用HDR和堆栈后期合成最绚烂的星空。这是对温和、愉悦、完整的追求,并且利用技术手段加上“视觉冲击力”的助力。我想这大抵会走向你所说的的风景糖水照。

▲摄/韩松iPhone7p冰岛-雷克雅未克-简单风景

▲摄/韩松iPhone7p冰岛

▲摄/韩松iPhone7p冰岛

▲摄/韩松iPhone7p冰岛-海岸

▲摄/韩松iPhone7p冰岛-海岸

▲摄/韩松iPhone7p冰岛-海岸

此外有些摄影师,会从中跳脱出来。

其中一些,善于代替观众的眼睛,发现平淡的风景中不一样的内容:其中一些,是大彻大悟之后的表达,风景照只是载体:

?杉本博司

4

总结和干货

/

故,我认为避免把风景照拍成糖水片的关键在“陌生感”。

陌生感无论是纯粹形式上的,还是内容上的,终要归结于形式上,我们需要去解构惯常意义上“美丽的风景”,试图用摄影语言来诠释所有触动我们的景色,例如:

压抑的天气是否能给人以震撼?

看似单调的风景,能有什么样的画面表达

壮阔的景色我们是否舍得只拍摄局部?

被“氛围”击中的瞬间,应该用镜头表现些什么?

有哪些抽象表达风景之方式?

风景表达的维度,有没有可能更多一些?

如果是在旅行中的拍摄,“这幅”风景照片与我的经历有什么联系?

等等等等。

陌生感,只是形式的结果罢了。

而针对内容方面,自己也还在修炼中,等有更深入浅出的见解,再来。

-end-

你可能还感兴趣

时间感丨陌生感丨建筑手摄丨雾霾手摄丨iPhone7作品丨IPPA获奖作品工艺全解丨拍情侣丨拍街道丨减法丨纽摄丨摄影张力丨戏剧性丨基本操作丨基本原则丨拍倒影丨街头摄影(1)丨街头摄影(2)丨人物用光丨裁图丨三分法丨电影场景丨日系调色

本文所有文字及照片为原画册工作室原创,版权归韩松、谭凌飞、张薇所有,仅供知乎专栏、原画册







































北京治疗白癜风术多少钱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便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sidingbib.com/lkjt/1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