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m.39.net/pf/bdfyy/dbfzl/兄妹6人我最小,这张照片是我上“五幼”儿时在中国照相馆拍的,母亲管教严格,规定我们:不许串门、大人说话不许插嘴、大人不坐下来吃饭我们不许动筷子、对街坊邻居的长辈要主动打招呼,在进大门口时要主动让长辈先进、各自的事情要求自理,或大个帮小个……但这些规定好像对我不够严格,除了我大姐大家都很宠爱我,我大姐总爱打这几个妹妹,在记忆中比我妈妈还要厉害,管教妹妹无可非议,但要讲道理,要让人心服口服,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很多事情是很不讲理的,为此母亲和她没少发生争吵,我们都很讨厌她……父亲管教孩子更厉害,但还好只对男孩严厉,暴打,而对女孩很少动手……由于他对哥哥们的严厉,我大哥在汇文中学读书,正好赶上国家号召学生支援边疆建设,自己做主,报名去了甘肃玉门油矿,这样可以离开家,远离暴打,工资待遇要比北京高很多。60年前后,全国处于饥饿状态,北京家家都在饥饿中挣扎,更何况身处外地的他,我大哥被迫返回家,孩子们是聚齐了,父亲却因开地下工厂罪被离京改造,好在孩子们都大了,与母亲相依为命,特别是我哥哥姐姐多,大家都很喜欢照顾我,……我也没有辜负大家,特别是母亲对我的期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用我母亲的话讲,每次给我开家长会都感到非常骄傲,连续不断的三好学生奖状由我母亲捧回家,自然形成大家的宠惯,很少干家务活,即使我妈分给我的家务活,哥哥姐姐也都帮我干了,当然帮我忙最多的是我二姐……这是在文革期间,看的出人们还心存恐惧的佩戴着像章,我当时正处在上山下乡的高潮中,没有经过世面的我几次向母亲要户口想随波逐流一走了之,也不想给我妈妈找麻烦,那时你如果不走家长在单位是要办学习班的,折腾你生活不得安宁……可是母亲的态度是坚决不让我走,户口在握就是不给我,为此我和母亲争吵了好几次,她把我送到二姐家帮忙照顾我姐姐做月子、看孩子……阴错阳差躲过一劫。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是英明的,在家里很多重大问题上,采取的果断措施现在看来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证明她是对的,我的朋友同学都为我有这样的母亲感到幸运??。当然同学们插队回来给我讲述的故事是触目惊心的,她们受的苦真是闻所未闻,能让你动容的泪流满面……心中对母亲的爱难以言表,我认为她是强悍的,是有智慧的母亲,她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她保护了我,对我的爱是刻骨铭心的……也正是这段时间,在我二哥的精心陪养教育下,我才有机会阅读了百本小说,对中医、吉它、史地文的兴趣也是那时候慢慢陪养起来的,还跟着他学文科的同学学了一段时间的古诗和日语,后来这位同学因父亲的原因全家被潜返回原籍……那个年代这样的事不足为奇。为什么6个孩子却只有个女儿和位女婿?我当时还没有朋友,这是我三位姐夫。大姐因文革时期被打被斗致流产,拍照那天身感不适,和大女儿在家陪她没能来,大哥因回京被扣上是社会主义的逃兵,被分配农场工作,每月回家一次,没能赶上拍照,我的小哥最惨了,先天性心脏病加上在文革期间为整个这个家呕心沥血,经历抄家后把我们从一单元的楼房迁至一间平房里,后由我小哥和他的几个发小朋友,经过试探侦察得知我们的原住处在接待大串联的红卫兵,抓住无人居住的时机我们重返家园,在这里重笔一提不能忘了家里的“功臣”!可惜不长寿啊,我最崇拜的哥哥,我的良师益兄,带着满腹的学问,带着对我们姊妹的厚爱于年10月14日因心脏病再次复发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兄弟姐妹走的走死的死病的病……父亲到是身体健康的回到家中,万事想的开,拉二胡、唱京剧、骑雅马哈摩托车,在改革开放初期,风狂过把瘾……哈哈哈老天真是有点意思。二姐谈恋爱时,总带着我一起去玩,去吃饭,现在想起来真不懂事,姐姐谈恋爱我时常伴随左右,贪吃贪玩哈哈哈……总是笑的这么开心,没烦恼……这是家搬到东单后,我每天早上在东单公园里跑步、打羽毛球,那时候不像现在人们都知道锻炼身体,我是受那地区的影响才学会打羽毛球的,医院的大夫、外贸部的翻译、退休的老师……在这里提一笔是想说明我的英语就是在那时候提高的,打球认识了一名外贸部的翻译,过了几句英语,他夸我发音好听,是学英语的料,于是利用他疗养病假期间,每天坚持在公园里边锻炼边学习……住在附近的“老泡”也不少,坚持锻炼的人多,坚持学习的人只有我一个,当然冷嘲热讽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看小说的风气还是很厉害的,当时还在文革期间,虽然打砸抢的高峰过去了,看小说名著之类的事还是不敢公开的,这也是文革期间主要批判的内容之一。我们互相传看,限制天数,这样一来看书成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为那时候我们这些“老泡”生活内容单调,除了干些家务无事可做,没有电视和手机的时代,又不上学,小说就是最好的消遣……只可惜好景不长,老师身体康复后上班了,后来在报纸头版新闻上看到他,虽不是主角但却是李先念的翻译……我们姊妹三人,年龄挨得近一点,虽然爱好上各有不同,却时常凑在一起玩。二姐体育成绩突出,上中学时曾经拿过北京市60米短跑冠军??,北京业余体校篮球队长,还参加过划舢板比赛,我到她学校里,看到她在单杠上如燕如飞的矫健身姿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小姐姐爱好偏于文艺,跳舞唱歌在学校里出名,上班后在二轻局也是无人不晓的人物,曾经在工人体育场的联欢晚会上,演唱民族歌曲有过返场7次的记录,当时民族歌舞团想录用她,家庭政治条件打消了她的想法,没有魄力和命运一搏,只是参加当时的文艺宣传队,整日脱产演出芭蕾舞剧“白毛女”……我真不如她们多才多艺,只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
这个时候是我最苦的时候,哥哥的病情一年比一年糟糕,反复住院,整个照顾他的重担就落在我的肩上,大家都上班,只有我没去插队在家,医院,送饭、擦身、端屎端尿……医院的医护人员都知道我的辛苦,很照顾我,特别是晚上值夜班,大部分是我陪伴,值班护士就给我找地方让我去睡,她们替我照看哥哥,我是躺下就着,睡醒之后感觉精力充沛,真是年轻啊,不但没有累到,医院的大夫护士做了好朋友,当时他们更是暗地流传看小说,这也许也是我和他们能够相处融洽的主要原因之一,看过的书能够和他们共同探讨,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和对一些事物的观点和看法……那段时光对我来说受益匪浅,见到的病人也很多,大夫查病房带学生讲临床治疗,那可是中国医科大学的学生,跟在最后的肯定是我,大夫也习惯了,他们不但不说我,反而在给我哥哥看病时把我哥哥的病情讲给我听……
北京这些..“老泡”全部分配到街道或区办工厂。以当时的观念:你不去上山下乡就是不听毛主席的话,说好一辈子都不会给你分配工作的,赶上这样一次政治转机,无论分配你干什么你都没有挑选的余地,就这样我被分配到区服装厂。7月份参加工作的,10月份哥哥就离开我们走了,可能是没有人陪在身边,寂寞和孤独是病人最大的痛苦。我工作的第一个月发的工资16元,给哥哥买的麦乳精,和纯桔子汁,那个年月麦乳精就是奢饰品。给大姐的女儿买了个大洋娃娃……哥哥哭了,他病痛的时候也没有掉过眼泪,为了这兄妹情他哭了,哭得很伤心,那一幕我永远都不会忘记。接下来的2个月,我每月开支都会无保留的花在我哥哥身上,虽然是微薄的但对哥哥是敬重的,因为他对我的教育胜过父亲,在那失学的日子里,是他让我读书,每读一本小说都要向他叙述一遍小说的内容,丢落的主要部分内容会遭到他怒责,为的是让我看书认真,有的名著读后还要求写读后感,象“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俊友”“红与黑”……从苦不堪言到愿意与他谈论或辩论书中的话题,再到爱不施手的阅读文学名著,对于文学的热爱与领悟发生着质的飞跃……
这张照片是我哥哥离开我们之后,只有我和小姐没有出嫁,那段时光很短暂但很美好,姐姐挣钱比我多,休息天时常请我在新桥饭店吃早餐,牛奶、三宝乐各式面包,然后一起去玩……去照像馆拍张照片吧……只是时常的想念我小哥,没有人管教我了……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命运和缘分让我们相识、相知、相守至今。这叫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他毕业于上海,分配到三线,转展到北京,为的就是于我相伴左右吧,上天就是这样安排的,他在家里是老大,我在家里是老小~绝配!他还是做他的老大,我依然做我的老小,他有操不完的心干不完的事,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定要干好什么,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我们互不影响,互不干涉,彼此信任,相互包容……活一辈子就两个字形容~舒心!他和同学们讲:决不找戴眼镜的人,就找到了我,一位从1岁就戴近视眼镜的人。他说那是因为他透过眼镜看到我的眼睛很漂亮,是双眼皮,凤眼好看,戴眼镜也可以……哈,情人眼里出西施,俩人照像时他还是劝我不要戴眼镜了,就照成这样……北京以前轻工业方面是无法与上海相比的,能用到上海的包、鞋,衣服……是很时髦的一件事,他回上海就给我买些我需要的东西,总是让我很开心,很了解我,都是我需要的,我喜欢的……这件纯毛格尼大衣,是在上海淮海路妇女用品商店买的,在橱窗里摆放是很抢眼的,当年满大街的颜色是灰、蓝、军绿色,特别是在北京,这样的格大衣一条街望过去也不会有第二件,记得有位骑自行车的先生,为了回头看我穿这件衣服的整体感觉,朝我说了一句:“风度还家。”话音刚落,没有注意路面上残留着凹凸不平的冰,瞬间滑倒,来个仰面朝天。我可是幸灾乐祸的回了一句:“骑车看路!”
单位需要办什么证件,工作证吧?需要交照片,在中国照相馆拍的,当年28岁……这可是素颜照!爹妈给的,不羡慕别人,不嫌弃自己……香山看红叶,爬到半山腰累了,就在这里休息拍张照吧……很注意锻炼身体,在哥哥生病住院期间,他的主治大夫也给我听过心脏,说我心脏有杂音,怀疑我有先天性心脏病,我母亲知道后很紧张,带医院去检查,结果是怀疑房间隔缺损,造成心脏供血不足,T波改变……直到现在我任何时候去检查,都会出现心脏供血不足T波改变的症状。看到哥哥住院时病房左右的人都先后离世,有很多都是年青人,有的还很优秀,一位在团中央工作的女大学生,长得很漂亮,字写得也漂亮,患肌无力肌肉萎缩,每天都帮护士到各病房里统计下一天的用餐,所以我们很熟,直到有一天没有见到她,问及时才知道她走了,真令人婉惜,26岁呀就这样活生生的走啦……还有一位男士,和我哥哥住院时在同一个病房,人民日报社记者,忘我的工作造成脾大,引起肝腹水……走时也是26岁,更可惜的是还留下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和爱他的妻子……令人痛心!同时也给我留下了至今难忘的回忆。所以我对身体的重视程度超越常人。这是我28岁那年拍照的,现在都是用手机翻拍的,不是很清楚但确是好年华……在恢复高考的年代,我努力过,全力以赴投入复习考试,我们同学还有请假回家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这是与命运一搏的时刻,努力再努力……我们太幼稚了,是靠成绩吗?……结果是你的家庭和单位决定你的命运,先说准许你去报名,你才有资格参加考试,再说成绩高低……那时候很多央企国企都是国家保送到重点大学去报到,而我就没有那么幸运啦,先说家庭文革期间被冲击,自然把我排在政审不合格的队伍里,再加上单位负责这方面工作的领导,从思想上就不愿放我们走出厂门,他不管你的前途,只管这个厂眼前的利益……就这样我与高考失之交臂,我终生的遗憾莫过于失去这次高考的机会,我真不知恨谁怨谁,若大的社会群体总应该给我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吧?!没有,直到有一天我成熟了,才感觉这一切也不算什么,一切人为的改变都不会抗拒命运的安排……是我最常见的笑容~开怀大笑,也代表了我的性格~爽!人走到哪里欢笑带到哪里。什么事说完之后就过去了,从不往心里去,脾气发的越大过去的也越快,因为发痛快了没有气了,就只剩下笑了……特别希望别人能够提出不同意见、观点、建议……做为我的重要参考,但一旦决定了的事情就很难改变。最好在我决定事情之前做好我的参谋,考虑周全,提出质疑,充分讨论……8年的冬天我们家多了个他~儿子,我本来就喜欢男孩,老天总是这么眷顾我,想什么来什么。从来没有带过孩子,月子就在我们的小天地里度过的,母亲照顾我一个月,主要教我给孩子如何洗澡,只教一次就会了,他们帮着换水就可以了,衣服天天换,澡天天洗,孩子洗澡即是为了卫生,也是为了运动,孩子会睡的很香的,我妈妈就是这样教我的,带过6个孩子的母亲,走南闯北遍及长江以南半个中国,我信服她,妈妈提出不给任何女儿带孩子,她的观点也对,给谁带不给谁带会对她有意见,她可以教你,说好各自带孩子,再说她弄了一辈子孩子,也真够了……我们之前和上海家里商量好的,爸妈答应我们有孩子家里给带,当时家里帮忙的人也多,我老伴的弟弟妹妹都在上海,都还没有成家,看到这唯一的男孩都很喜欢,特别是孩子的爷爷,爱不释手,不止一次的对我说:“朱家有后啦,”……这张照片是两个月后我们一起飞上海在上海家里拍照的。84年时北京飞上海的机票是68元,小孩的票价是大人的十分之一,6.8元,现在人听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当时这价钱就太奢侈了,买机票要到各自的单位开证明才可以买,我为什么选择做飞机呢?往返上海的同学没有人做,我们是头一份,因为我们要去上海的事很快他的上海同学就知道了,都住在厂里或附近,很多女同学好心跑到我这里,特意告诉我需要旅途中带哪些东西,那时候没有尿不湿,所以要带尿布,换下来的怎么办,牛奶怎么热怎么带,水怎么带……我一听头就大了,坐特快列车要20个小时左右,硬卧票价48元左右,小孩免费,飞机只用两个小时,票价68元,一趟飞过去比坐火车多花46.8元,当时是一个人一个月的工资最多40元左右,就这样我全衡利弊后决定坐飞机,以人为本是我一生的目标,钱花了再挣,以大人孩子少受罪为准则,免去了一切繁琐的事情,顺利到达上海,家里弟弟叫好出租车接我们回家……消费要考虑自己的需要,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因为我们在同学中谈不上富有,又没有人坐飞机,觉得我们真有点意思哈……我喜欢动脑子,不喜欢跟着别人后面跑。我对婆母很好,从来没在丈夫那里说过她一个“不”字,买什东西从来都是双份,我母亲一份,婆母一份,从内衣、羊绒衫、到羽绒服,从帽子、鞋、到床上用品……我不是夸我自己,我是从骨子里带着的厚道,不是学来的。公婆到北京来我从来没有动过什么心思,都是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们,让他们放心,也许他们会有意见有看法,但我不知道不打听也不想打听,心里坦荡荡美滋滋乐呵呵……搂着婆婆拍照是真心的,自然的。上天也给了回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生活一天比一天富有幸福……二月份到的上海,五月下旬离开的上海,半年产假很快就到期啦,即将离开的时候,才感觉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眷恋是什么滋味……那时候工作已调到业务部门,主要负责原材料供应,确切的说就是与全国各地的纺织、印染厂打交道。选择面料要考虑做什么……工作很忙,经常出差,大部分时间往南方跑,无论怎么跑总想办法绕到上海看看孩子……这是我来上海看儿子时拍照的,儿子笑的很开心。总出差我把一头长发给剪掉了,真舍不得,又粗又黑亮的头发就这样永别了……儿子5岁了,接回北京,我记得很清楚,就是穿的这套花衣服进北京的家。我们早早替孩子打算,为了能进光明小学,属于北京市重点小学,我老伴放弃了分给我们的两室一厅的房子,就在工作单位院内的宿舍新楼。而看准了光明小学附近的老楼宿舍,那是60年代盖的房子,只有一间半20多米,两家合用一个橱房和卫生间,尽管如此,我们也还是反复强调只要这套别人腾退下来的房,为的就是让孩子顺理成章的进光明小学读书,当时是你户口不在规定内,是不能上光明小学的,即使想交赞助费,没有特硬的关系也不可能进,为了减少麻烦,为了孩子能进重点学校,按现在人讲就是用大房换了个学区房。搬到新家让我们也真正的体会到两家合住的感觉。先说那卫生间,还不错蹲式便器,但早已看不到它本来的白瓷颜色,棕黄色一点不夸张,真接受不了,只好动手收拾,交上洁厕灵之类的药水直冒烟,人呛得都敢紧关门,反复冲刷才露出便器上的商标,雪白的便器,蓝色的商标,看着舒服多了,当然街坊是没意见,相处几年下来,厕所、橱房的卫生我们家包了,那橱房就更别提了,做饭的台面需要用刀??铲掉那层厚厚的油泥,然后再用强碱水去刷……哈哈哈,每每说到这里都笑的不行,真不知道这千家万户的楼房里,还有这么脏的城里人,可看这家的人穿衣带帽还算讲究……休息天我们一家三口????????总是出去转转,天文馆、书店、游乐场、各大公园……这是在中山公园拍照的,对孩子我心里深深地爱着他,用“不错眼珠”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但表面却是一副“严师”的模样……他依恋我、信任我、怕我……可能是我对他的期望值太高了,把我一生没能实现的愿望都放在他的身上,因为是独生子更应严格要求,这点我和别人的想法不太一样,自然也就形成了我与他之间不单纯是母子关系,也是教官与士兵的关系,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当然有着爱他无比的父亲,处处宠爱他娇惯他……只是做到了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我们从来不当着孩子的面互相指责埋怨,持不同意见,也要私底下再探讨如何用更好的办法去教育孩子……这张照片是我和二姐带子轶一起去北戴河旅游。儿子怕下水,到海边也只能用这玩具式的船哄他玩,我们玩的很开心,但不知道他是否开心,一路上都很听话,只是不敢也不想学游泳,我对他讲了很多学会游泳的好处,他却精辟的讲了一句话“淹死的都是会游泳的”……想想觉得也有几分道理,即然不喜欢学也就不免强了。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主张讲道理。记得在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检查他的书包,发现一张不及格的外语卷子,他当时有些紧张,但我并没有和他发脾气,只是问孩子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外语?他立刻回答我说学外语没什么用,他长大可以从事不需要外语的工作……这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发脾气,要耐心的对他进行一次“学好外语的重要性”和“如何学好外语”的讲解,针对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与外语联系起来,说明学外语的重要性,我的孩子当时对天文学很感兴趣,那么我就抓住这点告诉他“你喜欢的天文学有很多未解之谜,需要探讨,但很多资料都是外文,需要翻译,你如果能看懂外文,就可以查找到有关天文学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告诉他学好英语并不难,就像你学钢琴一样,只要付出都会有回报的……只要孩子能从思想上重视这门课,成绩很快就会出现飞跃,家长的诱导很重要,后来儿子的外语成绩在班里一直名列前茅。不要讨厌孩子总问“为什么”?这样的孩子求知欲强,你知道的耐心的讲给他听,不知道的也不要装懂,告诉孩子不知道,答应他一起查书解决,但决不能忘记这个问题,这就是陪养他好学的精神,不懂不会要一追到底,弄明白才算完……很多科学难题都是这样不弃不舍的执着追求,才有可能攻破,从小要陪养孩子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爱好,以及对学习产生兴趣和自觉的学习能力,这才是最重要的,让书陪伴他一生……陪养孩子一两种艺术、运动科目的教育,乐器、绘画、唱歌跳舞、游泳、划冰、球类运动……这些都是热爱生活的一部分,情趣广泛,受益匪浅!常带孩子去旅行、去博物馆、天文馆、美术馆、图书大厦……让她知道人类的智慧,人才辈出的年代,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世界……达到戒骄戒燥的效果和目的,多读书、广学博学才是他的生活状态……所有的动物,无论是高等动物(人类),还是高级动物,都有情感上的交流,肌肤的接触是最好的情感交流,牵手、拥抱和一个吻,都充分的体现你对孩子的爱??,有爱才有信任,有信任才有交流。记得我儿子高考的那天,临出门前请求我在他的脑门上给一个吻,以示祝福和鼓励,这是对我多大的信任,人们只有在祈祷时愿接受神父的吻,那是在接受神的力量……他希望得到母爱的力量,在高考的战场中杀出一番天地。这张照片是我儿子上中学的时候,也是最漂亮最帅的美少年时期,人生的黄金时期,什么都想弄懂又什么都不懂,除了看书学习外,随心所欲的弹弹钢琴,放假的时候到上海去看看爷爷奶奶,约几位同学一起说说聊聊,和我们出去吃饭或是一起到公园散步……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回忆。年,正是我儿子上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给了他参加世界(AFS)交换生的机会。在这里简单说明AFS组织是怎么一回事,在二战后,为了促进世界和平,每年让年满16岁的孩子,通过交换学生的形式,互派到各国学习交流,以促进相互间的了解,增进友谊加强团结,达到进一步加强世界和平进程的组织。我们国家是在98年才被邀请参加。年是中国第三次参加AFS组织交换生活动。学校和家长们商量,是否同意学生参加,要自费负担往返机票,其它费用由当地AfS组织分配到某成员家中负担。这些各国当地的成员,都是在他们16岁时也参加过交换生的活动,他们热忠于这事业,都是无条件义务承担接待任务……我们当家长的都很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有这样一次锻练的机会,特别是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养尊处优惯了,陪养他们独立的生活能力,提高英语口语能力,以及对于当地文化的交流……都有好处。最后由AFS组织定下来,学校通知我们,派儿子前往冰岛学习交流一年,只需要2万元的费用。全国只有两名学生去冰岛,他和上海的一位女生。和他同校的其他几名学生分别分配到美国、巴西这张照片,是冰岛负责人到北京,参加世界AFS组织会议,这些人的吃住基本安排在北京交换生的家里。左二jona,挨着我的那位女士就安排在我家里,由我们接待她一个星期,吃、住、送,保括开会接送,并且尽量满足她的要求,比如她愿意参观北京的最大寺庙,我们带她去的雍和宫、北京的主要街道~王府井大街、天安门广场、和附近的龙潭湖公园,北京有名的潘家园古玩城……在历史悠久的新侨饭店用餐,带她去著名的燕莎商城购物,在凯宾斯基饭店吃饭……为了这次的接待活动,我也做了不少准备工作,特别是对英语口语的学习,真可说是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啊,我儿子也帮我忙,给我从网上发过来急需的、必不可少的英语会话,比如对天安门、故宫博物院、途经冰岛大使馆、图书馆、古玩城旧货市场……的简单介绍,及用餐、购物……时需用的常见口语和单词……还好啦平时学忙时真用上了,没有原来的英语基础,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这么大词汇量的学习……总算圆满完成我儿子交给我的任务。并且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提高都是一个飞越,那时期给儿子发邮件写信,都用英语交流,这个阶段也是我学习英语词汇量的一个高峰。这张照片是儿子去冰岛出发的那一天,我和老伴、还有我二姐和她的女儿、孩子到机场送他。只允许家长送至最后一道门口,当孩子和我们拥抱告别的时候,这个大男孩哭了……到异国他乡,独立生活一年。做为孩子的父母,是非常舍不得孩子们离开家去独立生活的。这些家长们坐在一起开会时都道出这种难舍的心情。但是大家都一致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决不言弃。因为这不单纯是为了提高英语水平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陪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拓宽视野开阔眼界、提高孩子们的外交能力、生活境界的提升、使得孩子们有更高的追求,不再固步自封,孤芳自赏自命不凡……而是看到自己的差距,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孩子们回来收获满满的。我儿子也比没出国前善于交流了。原来在学校里到老师办公室都不敢独自进门,也不喜欢主动举手发言,不能广泛的联系同学……从国外回来后,这些毛病都不复存在了。在国外你不交流没有语言的沟通怎么生活?首先儿子由AFS组织安排住在当地成员家中,很幸运他被安排在冰岛首都~雷克亚未克市长秘书的家。吃饭、洗衣服、学习、购物、带儿子去郊外度假……不同的生活环境,从学校到家庭,从语言到生活习惯,以及北欧地区远离中国,对中国了解甚少,甚至有些人对中国的认识,还停留在清末民初时期,问儿子怎么没有梳辫子?……面对这些问题和困难,怎样去解决,面对这些先进发达国家要学的东西也很多,这都是要面对的,欧洲地区教育孩子独立性强,据孩子的描述,在国外生活的一年时间里,除了休息天他不用做饭,平常中午饭自理,简单的三明治之类的便餐食品,加可口可乐饮料。据说有一次儿子实在是想吃米饭啦,冰岛的妈妈告诉他米放在哪里,愿意吃自己做,他没有做过,煮了一锅绸粥吃了……当然休假时就大不一样啦,冰岛的爸爸妈妈待他很好,他们会做许多好吃的招待他,烧烤牛排、鱼排、红酒、水果、蔬菜、到当地最有名的珍珠餐厅共进午餐、到郊外去度假,搭帐野营、到蓝湖地热海水池去泡澡,到著名的景点游览、到马术俱乐部练骑马、到博物馆、植物园……更深的了解冰岛及北欧的历史和文化,独有的角嘴海雀、黑色的沙石海滩、间歇喷泉、冰川、极光……带回的大量照片。给他印像最深的是,他们那里的人特别爱读书,也许因为冬天很漫长,家家都有书柜、书架,视为主要的家俱陈设,而且书以精装版为主。几乎每个人都会几国语言,这和欧洲各国的特点是一致的,我认为还是好学不懒堕。漫长的冬天也使得他们酷爱制作手工艺品,他的冰岛之父做的立地钟座,都是木雕艺术,也兴做各种模型,航模、海模……他的冰岛之母为他织了两件毛衣,当地特色的花样,用冰岛的羊毛织成的。后来我们去冰岛旅游才了解,冰岛的羊毛质量世界名列前矛,它纤维长保暖性能好。织好第一件没穿多久儿子又长个了,就又织了一件大的毛衣,回北京时都给带回来了,北京穿不上太热啦,做为永久的纪念,儿子和儿媳一人一件保存起来……对于冰岛人对中国的闭塞和偏见,我的儿子也不枉此行,做了很多的工作,由于交换生的原因,中国住冰岛大使,每逢重大节日,都要招见在当地工作的人员和留学生,到中国大使馆欢聚一堂,春节时还特地包饺子吃家乡饭……到了大使馆就像回到了自己的祖国,格外的亲切开心。那年国庆节就是在大使馆观看了盛大典礼录像。激动人心,我的儿子也想让冰岛人看看自己的祖国是多么的强大,也想让他们更多的了解中国,所以就向大使借了国庆节庆典阅兵仪式的录象带,带回去让他们看。看后,外国人感到很震撼,20年前我们与北欧的距离显得那么遥远,他们对中国了解甚少,通过加入AFS组织,以交换生的形式,对外开放,让更远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派出的孩子们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不可忽视这个组织的积极作用……并且同时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对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进行全面友好的交流与启萌教育,缩短了世界各国的距离,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了解,以至在我儿子的心里,冰岛就是他的第二故乡,是他永远的牵挂,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