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微博有个热搜:外交部:中国公民袁克勤为日方从事间谍情报活动被依法审查。
校长不禁想起来当年做项目的时候碰到过的一位间谍。
那是校长还在体制内,有一年去冰岛的雷克雅未克谈项目。到现在我还记得当年和冰岛合作伙伴一起去冰岛的管能源的主管机构IcelandicNationalEnergyAuthority,冰岛语叫Orkustofnun,这个还找当地人问了半天怎么拼。
一般来说,央企去境外投资,到国外是要去大使馆的经参处报个到的。一来是为未来当地投资铺一下路,了解一下已经投资的中资企业的情况或者有啥问题,二是表示对政府机构的尊重,三是未来如果在当地儿有些啥事,如果需要政府出面协调啥的,也方便。
于是去见了时任冰岛的大使。
这位大使倒是很客气,然后我们把投资的情况给大使做了汇报,表示希望能得到祖国驻外机构的支持。大使也表示了都是自家人,欢迎中国企业到冰岛投资啥的。反正面上的话说了一堆。
但是校长在和大使聊天的过程中,感觉此人行为和言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怪异感,且说话做事儿行事儿有日本风。当时聊完天儿从使馆出来,我还和同去的同事说:这位大使有点怪怪的。
这位同事还问我:有些啥怪的?
我说,具体的还说不上,但就是直觉告诉我,这人有点啥事儿,就是那种间谍的感觉。而且你不觉得他神态气质和行事儿的样子是日本风么?
这位同事说,“嗯,我查过,这个人曾经派驻过中国日本大使馆”。
后来项目也搞成了,就开始去别的地儿到处跑了,碰到的这个大使也就慢慢忘了。
直到某一天校长看到有报导,说一位***的我国外交官因为犯了间谍罪而被国安给抓了。我一看,这人名字看上去挺眼熟啊。一查一搜,哦,原来就是当年去冰岛的时候,见过的大使啊。当时的新闻报道还说这是因为此人向日方泄露我国机密被捕。
后来我们一起去冰岛的几个哥们还聊,说当时莱斯利校长真是好眼力,一眼就能看出这哥们有问题。嗯,校长的instinct还可不是白说的。
最后说到间谍这个事儿,尤其体制内的朋友们要警惕。毕竟很多人手上的资料,都是涉密的,你平时可能觉得不算个啥事儿,但是这些资料在外国间谍或者是记者的眼里,可都是宝贵的材料啊。有时候你无心的一句话,可能就泄密了。
当然,在跨境交易里面,尤其是央企的并购,还有些事儿,其实也涉及到经济间谍、监听啥的,这些事儿没法公开说。
我记得当年有个事儿,一位朋友告诉我的,说他和一位道琼斯的记者认识。这位道琼斯的哥们反正有事儿没事儿就约着他喝酒吃饭啥的。但也没有要求他提供啥内部信息,就是闲聊。
后来他发现,这个哥们发了一篇稿件,提前就把外国公司要合作签合同的事儿给报导了。他想:我也没有告诉过这个道琼斯的记者啊。后来他问这个记者怎么回事,这个记者狡黠的一笑:说外国公司来北京,我们的信源已经确认了。然后那天我给你打电话约吃饭,你说,等一下,我要去个签约仪式。这就对上了,所以我提前发了一个全球第一的新闻。
这个哥们后来说,惊出了一身冷汗。再也不和这些外国的记者接触了。
所以啊,警钟长鸣,注意间谍可能就在身边!
一起交流学习对接资源!
扫码??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