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热点Nature选出年十

冥王星上的冰山、量子奇异性证据以及细胞内的分子结构细节??从气候变化到基因编辑道德问题,研究人员在今年解决了很多棘手难题,也有了重大发现。近日,《Nature》杂志评选出了“塑造年的十大科学事件”。

1巴黎之路

今年,世界对待气候变化态度开始严肃起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发达和发展中国家首次承诺控制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今年做出这一承诺的国家有所增加(会议期间已达个),乐观分析认为,这次会议将成为人类努力阻止全球变暖具有历史意义的转折点。12月12日,大会达里程碑式协议,获得个国家通过。协议要求所有成员国减少碳排放并将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下。联合国将于年评估承诺各方进展情况,并从年开始,每五年重新讨论各国气候承诺。

中国和美国,世界最大碳排放国,也在推动巴黎会议成果。中国宣布将会启动排放总量控制和交易系统。经过多年犹豫不决,奥巴马政府终于采取了标志性行动,否决了将石油从加拿大运至美国冶炼厂的KeystoneXL输油管道项目。

气候问题甚至引起教皇重视。六月,教皇发布了环境通谕,九月出访美国时也发表演讲警告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教皇出访美国之后,两项美国民调显示此次出访的确有助于人们认识到气候变化问题严重性。但是,这些国家的承诺很有可能无法将温度控制在仅高出前工业时代全球温度2摄氏度的范围内,许多科学家认为,超过这一界限,气候变暖将会破坏生态和经济。如今,全球表面气温已经高于前工业时期全球表面温度1摄氏度,年可能会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2冥王星及其他

太阳系探索方面,可谓矮行星之年。年,冥王星和谷神星的世界——后者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心——迎来了人类宇宙飞船的初次探访,也为我们带来许多激动人心的图片。

7月14日,NewHorizons成为第一艘飞越冥王星的宇宙飞船,首度为科学家揭开冥王星的面纱。飞越冥王星时,飞船观察到上面有高耸的冰山和山脊、有高低起伏的平原,还有冰山浮在固态氮冰湖里。冥王星的地质复杂性让行星科学家们惊讶不已,包括首席研究人员AlanStern,造就复杂性的地质活动的动力是什么?3月,当谷神星引力将NASA的Dawn探测器纳入轨道后,这颗矮行星也更清晰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个和柏油一样暗黑,水储量丰富的天体有许多神秘之处,包括金字塔般的山体,含盐冰水反射出的亮点以及太阳光经过时环形山口的神秘烟雾云。

欧洲宇航局的Rosetta飞船继续围绕彗星67P/C-G飞行。年11月,Philae着陆器颠簸着陆后,人们曾一度以为它失踪了,今年六月曾发回消息,接下来的一个月又失去消息,可能永久失去联系了。今年,分析飞船传回数据的研究人员报道说,氧气正从彗星流出,橡皮鸭一样的外形可能是两个更小型彗星低速碰撞的结果。

NASA的MAVEN为我们首次提供了可供推测太阳风如何随着时间推移除去土星大气层进而造成氧气流失的细节。在抵达土星系统11年后,NASA的Cassini飞船证实,深藏于卫星土卫二表面下的海洋遍布整个星球——吸引着人类前去探索外星生命的存在。

3基因编辑

准确、简单易用却又备受争议的基因编辑系统CRISPR–Cas9。今年4月,据报道,中国科学家使用该技术编辑了不能存活的人类胚胎,引发研究人员和生物伦理学家开始讨论是否应该将这项技术运用到人体上,即使是为了基础研究。今年12月,在华盛顿举行的人类基因编辑国际峰会(InternationalSummitonHumanGeneEditing)上,这一争论达到了顶峰,来自20多个国家,近位伦理学家、科学家和法律专家共同讨论了这个问题。会议发表声明:工具尚未准备好用于打算受孕的人类胚胎基因组。不过,他们并未要求直接禁止将技术用于基础研究。

过去三年里,CRISPR已经成为科学家提高动物、农作物、治愈人类疾病的选择工具。10月,研究人员创造一项纪录:迅速编辑了猪胚胎中的62个基因组——这一举动可能会再次引发异种器官移植的讨论。当人们接受异种器官时,基因修补能够降低人类感染猪病毒的风险。人们也能用低成本技术修改狗,山羊以及绵羊的DNA。

CRISPR也能帮助治疗人类疾病。今年8月,谷歌和其他投资人向位于麻省剑桥的基因组编辑创业公司EditasMedicine投资1.2亿美元。该公司计划于年在临床试验中使用这项新技术,修改一些视觉受损人士的基因突变。

另外,更加成熟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已被临床采用。11月,英国研究人员宣布他们使用了不同系统——叫做TALENs的酶——编辑人类免疫系统并将它们植入一岁大的白血病患者体内。12月,加州Richmond的SangamoBiosciences科学家们宣布,他们将于年开始一项人体试验,测试DNA剪辑工具锌指核酸酶,用以修改血友病基因缺陷。

4疫苗的胜利

EdwardJenner一定会为年的进步深感骄傲。4月,埃博拉疫苗顺利进入人体试验阶段,根据仍在几内亚进行的临床测试初步分析,暴露在病毒中后不久接种rVSV-ZEBOV的患者,疫苗可为其提供近乎%地保护。疫苗包括一种弱化后的活病毒,被改造用来生产埃博拉蛋白质,这也是专家所说的加快研发项目的成果,这样人类就能即时与不断涌现的其他疾病做斗争。

但是,疫苗还是来的太迟,无法对埃博拉病毒的广泛流行产生显著影响,无法挽救西非因此失去生命的1.1万人。疾病正在褪去,不过人们惊讶发现利比里亚最近又有回潮迹象;两次表示要摆脱病毒侵扰之后,11月,利比里亚又宣布了三个新病例,一例死亡。

历经近三十年的制造,10月,世界上第一个疟疾疫苗得到全球疫苗咨询组的谨慎采用。今年4月,研究人员报告说,一项在非洲进行的涉及1万0多名儿童的临床试验表明,该疫苗的保护率仅为30%。委员会建议试用这种叫RTS,S的疫苗,在更大范围采用之前,先让1百万孩子试用。

脊髓灰质炎疫苗让人们距离全球根除脊髓灰质炎疾病的目标更进一步:今年,到12月9日为止,记录中只有66例野生脊髓灰质炎病毒病例。7月,尼日利亚——以及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这些国家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传播从未中断过——第一次庆祝全国没有一例新增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9月,该国敦促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从其脊髓灰质炎流行国家的名单上去除。这也为非洲于年实现无脊髓灰质炎铺平道路。

最后,墨西哥批准了第一个对抗登革热病毒疫苗。疫苗生产商,位于巴黎的Sanofi现在希望疫苗能够得到其他拉丁美洲国家和亚洲国家的批准。

5量子幽灵

11月,物理学家以会议或论文集的方式庆祝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一百周年。不过,8月,爱因斯坦也上了一次头条。物理学家提出了到目前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证明,两个物体,比如亚原子微粒,会相互链接或纠缠。一个粒子能够影响另一个粒子的状态,尽管相距甚远。研究人员证实相距1.3公里的成对电子之间存在强健的「量子纠缠。」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鄙视「幽灵般的超距作用」,因为它似乎打破了宇宙规则,没有什么能比光速还要快。尽管爱因斯坦对此表示疑虑,但是,将来有一天这种方法可被用来打造高度安全的量子网络,免受黑客的攻击。

6人为造成的地震

石油天然气开发和其他人类活动,被认为是世界范围内(从瑞士到印度和中国)地震的导火线,但是,科学家们还不了解俄克拉荷马为什么地震这么多。年地震次数上升,今年地震最多。如今,每年3级以上地震次数增多,胜过加州。

今年4月,官员终于承认能源行业对地震有影响。俄克拉何马州地质调查局宣布,将污水泵入地下深处的石油和天然气井很可能是地震的罪魁祸首:数以千万升液体的泵入转移了断层压力,增加了地震可能性。

作为回应,负责监管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俄克拉何马州公司委员会,减少了地震活跃地区废水处置井的许可数量——这一举动也表明能源工业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7评估研究可靠性

年,如何促进科研成果的可复制性已经从笔端转移到了分析和行动上。许多领域研究人员尝试独立复制发表出来的研究结果,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研究方法介绍不够,有的是因为数据分析出错。

12月,美国可重复性项目(ReproducibilityProject):癌症生物学宣布,由于成本和时间的问题,他们已经降低复制对象的规模,从起初的50篇减少到37篇。

今年,量化问题的努力也见成效。4月,另一个可复制化项目小组指出,复制已发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尝试中,有2/3失败了。一项富有争议的分析估计,每年有亿美元被用于不可复制的生物医学研究中,不可复制的原因经常是不良文档管理和错误资料。

投资方也做出回应。英国重要的生物医学研究所,包括Wel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sidingbib.com/lkjd/85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