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谚语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短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其内容包括极广,不少谚语中蕴含了丰富的地理知识。据此完成1—2题。
1.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中描述的山脉是
A.南岭B.祁连山
C.秦岭D.天山
2.下列选项中的谚语与地理知识正确匹配的是
A.“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B.“日中万影正,夕中万影倾”描述的是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
C.“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描述的是青藏高原的环境特点
D.“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主要适用于东北地区
1.C2.B
1.谚语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型田中,山北耕地类型是旱地,山南耕地类型是水田,描述的
山脉是我国水田和早地的分界线,应是秦岭,C对。南岭山南、山北都是水田,A错。祁连山山南是青藏
高原,是牧区,B错。天山山脉南北两侧是绿洲农业,都都是旱地,D错。
2、四季无寒署,一雨便成秋描述的是昆明的特征,华北地区四季分明,A错误。日中万影正,夕中万
影倾描述的是太阳高度的周日变化,日中指正午,タ中指傍晚,B正确。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描述
的是云贵高原的环境特点,C错误。“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主要适用于华北地区,D错误。
下图为某省历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与自然增长率统计图,该省少数民族众多,年该省常住人口万,城市化率为46%,年该省劳动年龄人口(15—59岁)首次出现负增长。据此完成3—4题。
3.曲线①、②、③分别代表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C.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D.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4.该省年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人口规模急剧缩小
B.老龄化水平过高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D.人口净迁出增多
3.D4.D
3.图中曲线数值都大于0,说明人ロ自然増长率大于0,三条曲线中,人口出生率数值最大,曲
多线①表示人口出生率,B、C错。年该省劳动年龄人ロ,即15-59岁人ロ,首次出现員增长。可能是
自然增长率小于人口死亡率。死亡率与出生率没有正相关关系,曲线②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③表示人口
死亡率。①、②、③分别代表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D对,A、B、C错。
该省年劳动年龄人口出现负增长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人口净迁出增多,D对。该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0,人口规模持续增大,A错。人口增长模式是三低模式。不能表示老龄化水平过高,B错。自然交害可能导致死亡率增大,图中曲线平直,与自然灾害无关,C错。
年9月11日,为期三天的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在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远东联邦大学拉开帷幕,此次会议讨论了俄罗斯远东跨越式发展和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建设问题。下面左图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地理位置图,右图为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完成5—7题。
5.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区水域的平均封冻时长约为
A.2个月B.4个月
C.6个月D.8个月
6.符拉迪沃斯托克沿海的岩石上栖息着各种海鸟主要得益于
A.受寒暖流交汇影响,鱼类资源丰富
B.受离岸上升流影响,富有浮游生物
C.珊瑚礁分布面积广,栖息环境优越
D.人民受教育水平高,猎杀现象较少
7.俄罗斯远东跨越式发展的条件不包括
A.人口稀少,劳动力紧缺
B.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C.环境恶劣,植被覆盖少
D.开发较晚,经济基础差
5.B6.A7.C
5.根据图示气温曲线,温度低于的月份约有个月,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区水域的平冻时长约为4个月,B对。封冻时间远超过2个月,A错。不能达到6个月或8个月,C、D错。
6.符拉迪沃斯托克沿海的岩石上栖息着各种海鸟主要得益于沿海地区受寒暖流交汇影向,鱼类资源丰富,乌类食物丰富,A对。该赛流不是离岸风影向开成,没有上升流影响,B错。该地纬度较高,没有珊瑚礁分布,C错。鸟类栖息主要是因为食物丰富,与当地人受教育水平高无关,D错。
7.俄罗斯远东地区亚寒带针叶林面积广,跨越式发展的条件,不包括植被覆盖少,C入选。远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紧缺;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年讨论跨越式发展,开发较晚,经济基础差。
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那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有“中国绿色米都”之誉,是全国著名的优质商品粮基地。据此完成8—9题。
8.建三江能够赢得“中国绿色米都”赞誉的原因不包括
A.环境质量好,稻米品质优良
B.开发历史短,工业污染轻微
C.人口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D.黑土分布广,化肥施用较少
9.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少的主要原因是
A.冻土广布,害虫食物缺乏
B.施用农药,虫害繁殖困难
C.气候干燥,昼夜温差较大
D.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
8.C9.D
8.建三江地处三江平原腹地,那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以盛产绿色优质水稻闻名,有“中国绿色米都”之誉。建三江能够赢得“中国绿色米都”赞誉的原因是环境质量好,稻米品质优良,A包括。开发历史短,工业少,工业污染轻微,B包括。该地人口规模小,地广人稀,是发展商品农业的有利条件,不是该地大米绿色优质的原因,C不包括。黑土分布广,土壤肥沃,化肥施用较少,D包括。
9.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农作物病虫害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D对。冬季气温低,害虫无法越冬,A错。绿色农业,说明施用农药少,B错。气候湿润,水源充足,属于湿润区,C错。
年9月16日17时,第22号台风“山竹”(强台风级)在广东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登陆后势力逐渐减弱,此次台风破坏性大,对经过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下图为“山竹”的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完成10—11题。
10.与“山竹”向西北方向移动登陆联系最密切的是
A.赤道低气压带吸引
B.副热带高气压推动
C.副极地低气压吸引
D.低纬东北信风推动
11.“山竹”带来的影响最不可能的是
A.广州大量航班取消
B.琼州海峡轮渡停航
C.云南全省高铁停运
D.广西部分房屋倒塌
10.B11.C
10.9月份亚洲大陆气压仍低,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压,使高压仅保留在海洋上。与山竹向西北方向移动登陆联系最密切的是副热带高气压推动,使台风向亚洲低压区移动,B对。受赤道低气压带吸引应向南移动,A错。受副极地低气压吸引应向北或东北方向移动,C错。低纬东北信风推动应向西南方向移动,D错。
11.根据图示经纬度,“山竹向西北经过广东、广西境内,到云南时已经削弱成热带低压。带来的影响最不可能的是云南全省高铁停运,C不可能。经过广州、琼州海峡时是强台风,有大量航班取消,A、B可能。在广西境内时,是热带风暴,广西部分房屋倒塌,D可能。
二、非选择题:共56分。第36—3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46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冰岛地处北大西洋,地质活动频繁,多火山。同时,冰岛约有1/8国土被冰川覆盖,是著名的“冰火之国”。冰岛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首都雷克雅未克是冰岛的最大城市。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冰岛降水量的区域差异显著,常规能源缺乏。
(1)描述冰岛交通线与城市的分布特点。(8分)
(2)分析冰岛成为“冰火之国”的自然原因。(6分)
(3)与东北部相比,冰岛西南部的降水更加丰沛,试分析其原因。(6分)
(4)冰岛能源工业非常发达,指出冰岛能源工业主要利用的能源资源。(4分)
(1)交通线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交通线主要环岛分布,岛屿中部交通线分布较少。
城市分布特点:分布不均;城市集中分布在岛屿边缘的沿海地带;岛屿西南部城市密集,等级较高,其余地方城市密度小,等级较低。
(2)自然原因:冰岛地处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活动频繁,多火山;冰岛纬度较高,以山地,高原为主,海拔较高,气温低,降水丰富,冰川广布;所以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
(3)原因:冰岛西南部地处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西南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更大,增湿作用明显;西南部气旋活动频繁,多阴雨天气;东北部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东北坡受暖流影响较小。
(4)地热能;水能。
(1)根据图例,冰岛交通线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交通线主要环岛分布在沿海地区,岛屿中部交
通线分布较少。根据图中域市符号,城市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城市集中分布在岛屿边缘的沿海地带。岛
屿西南部城市密集,等级较高。其他地方域市密度小,等级较低。
(2)冰岛地质活动频繁,多火山。同时,冰岛约有18国土被冰川覆盖,是著名的冰火之国。从自然原
因看,冰岛地处豇板块与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売活动频繁,多火山。冰岛纬度较高,海技较高,气
温低,冰川广布。所以冰岛被称为“冰火之国“。
(3)冰岛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盛行西南风,降水量的区域差异显著。西南部地处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西南部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更大,增湿作用明显。受西风或暖流影响,西南部气旋活动频繁,多阴雨天气,降水多。东北部位于西风的背风坡,受暖流影响较小,降水较少。
(4)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壳活跃,地热能丰富。降水多,地势起伏大,水能丰富。冰岛能源工业主要利用的能源资源是地热能、水能。
37.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杭州湾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北部,与舟山、北仑港海域为邻,有钱塘江注入,杭州湾是中国沿海潮差最大的海湾,其中又以钱塘江潮著称。杭州湾西接绍兴市,东连宁波市,北接嘉兴市、上海市,地理位置优越。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宁波与上海的距离,宁波在大桥南端规划建设了杭州湾新区。
(1)分析杭州湾成为中国沿海潮差最大的海湾的原因。(6分)
(2)宁波杭州湾新区发展迅速,试分析其发展的优势条件。(8分)
(3)近来有人建议在杭州湾上修筑跨海的高铁桥,你是否赞成?请表明立场,说明理由。(8分)
(1)原因:杭州湾呈喇叭口,外宽里窄,外深里浅,潮水由外向内涌入时,水位抬升明显;杭州湾地处河流入海口,泥沙淤积较多,抬升了潮水;杭州湾附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风力强劲,助推了潮势。
(2)优势条件:杭州湾新区毗邻上海,杭州等地,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新区发展;高速公路贯通,临近港口、铁路、机场,交通便利;地处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临近地区,人才众多,科技水平高;政府优惠政策扶持。
(3)赞成。理由:修筑跨海高铁桥,有利于完善杭州湾地区的交通网;有利于缓解杭州湾地区的交通运输压力;有利于加强上海,宁波,杭州等地的经济联系;杭州湾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足;修筑跨海大桥的技术成熟;政府政策扶持等。
或不赞成。理由:杭州湾海域宽阔,台风多,潮差大,施工难度大;杭州湾泥沙淤积严重,软土层厚,不利于桥梁建设;杭州湾地质状况复杂,建设难度大;杭州湾海水的腐蚀性强,对桥体破坏性强;杭州湾已有跨海大桥,对跨海高铁桥的需求不大;修筑跨海高铁桥可能会破环当地的生态环境等。
(1)杭州湾成为中国沿海潮差最大的海湾,从海湾轮廓看,杭州湾呈喇叭口,外宽里窄,外深里浅,潮水由外向内涌入时,水位抬升明显。从泥沙淤积看,杭州湾地处河流入海口,泥沙淤积多,抬升了潮水。从风向看,杭州湾附近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盛行东南风,风力强劲,助推了潮势。
(2)从地理位置看,杭州湾西接绍兴市,东连宁波市,北接嘉兴市、上海市,地理位置优越。杭州湾新区毗令上海、杭州等地,地理位置优越。从地形看,杭州湾地处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利于新区发展。
从交通看,有高速公路贯通,临近港口、铁路、机场,交通便利。宁波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夸海大桥,它的建成通车大大缩短了宁波与上海的距离。从经济基础看,杭州湾地处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从科技看,该地临近地区,人才众多,科技水平高。有政府优惠政策扶持。
(3)在杭州湾上修筑跨海高铁桥,线路增加,有利于完善杭州湾地区的交通网。高铁速度快,有利于缓解杭州湾地区的交通运输压力,加强上海、宁波、杭州等地的经济联系。杭州湾地区经济发达,资金充足,修筑跨海大桥的技术成熟,适合修建跨海大桥工程。有政府政策扶持等。所以赞成。
从自然条件看,杭州湾海域宽阔,台风多,潮差大,对大桥工程的破坏力强,施工难度大。杭州湾泥沙淤积严重,软土层厚,不利于桥梁建设。杭州湾地质状况复杂,建设难度大。杭州湾海水的腐蚀性强,对桥体破坏性强。从社会经济条件直,杭州湾已有跨海大桥,对跨海高铁桥的市场需求不大。修筑跨海高铁桥可能会破环当地的海洋生态环境等。所以不赞成。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3.[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察尔汗盐湖位于青海省格尔木市,是中国最大的盐湖,地处柴达木盆地的南部。近年来,前往察尔汗盐湖旅游的人数增长迅速,引发了盐湖景区的旅游热。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察尔汗盐湖正在打造集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察尔汗盐湖风光特色景区。
请指出前往察尔汗盐湖旅游需要防范的问题,并说明原因。
防范的问题及原因:①需要防范高原反应,因为察尔汗盐湖海拔高,含氧量低,易出现高原反应;②需要防范昼夜温差大,因为察尔汗盐湖,大气稀薄,白天削弱作用弱,气温高,夜晚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昼夜温差大;③需要防晒,因为察尔汗盐湖,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④需要防迷路,因为察尔汗盐湖景区面积大,地表景观辨识度小。
察尔汗盐湖旅游需要防范的问题,因为察尔汗盐湖海拔高,含氧量低,易出现高原反应,所以需要防范高原反应。察尔汗盐湖位于青藏高原,大气稀薄,白天削弱作用弱,夜晚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所以需要防范昼夜温差大,带好防寒衣服。青藏高原上,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所以需要防晒,避免受紫外线伤害。察尔汗盐湖景区面积大,地表景观辨识度小,所以需要防迷路。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察尔汗盐湖正在打造集生态旅游,要注意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
4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子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下图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
说明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以及针对该原因可采取的对策。
(1)原因: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
措施: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
珊瑚礁白化的原因,根据材料所述可知,海水酸度、盐度、温度和透光度发生较大変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再分析全球变暖对海水温度和酸度的影向可作答。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的措施,主要结合前面所述珊瑚白化的原因分析,如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等。
转载请注明来源:高中学考选考地理医治白癜风病的专家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