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词人Wyman说:十万人问我为何这么残忍,一手摧毁他们十年的梦。我说,欢迎来到现实世界,现在你骂我狠,但三五七年后,你醒了会多谢我。
记得有朋友评论过:“把《耿耿于怀》、《念念不忘》联系起来一起听,《罗生门》真的是我听过最残忍的一首歌。”
《罗生门》收录于麦浚龙年发行的专辑《Addndum》(中文译为:补遗),一上架,便把香港iTuns十大音乐榜中的九位占据了。这一首四分二十二秒的歌,如果把《耿耿于怀》和同专辑的《念念不忘》按顺序串联起来,讲述的便是一个男子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仍苦苦执着于过往的那一段感情,纵使身边人来人往,却始终不及眼中的她。而可悲的是,女孩早在当初分手时,已不再眷恋和在乎这份感情的故事。
聊到这里,就不得不稍微回顾下这三部曲的由来。
Part1
《耿耿于怀》发行于年,作曲人是伍乐城,作词人是黄伟文。想来小学时第一次知道麦浚龙也是因为这首歌,当年这首歌并没有在十大中文金曲和叱咤乐坛中获奖无数,却神奇地拥有很高的传唱度。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听到这首歌了,却在最近一次唱K时点了发现还能完整流畅的唱完。曾经一度分不清《耿耿于怀》和余文乐的《还你门匙》,也许在那个风头还一时无两的粤语乐坛时代,这种充斥贯穿苦恋滋味的港乐已呈饱和过剩的状态。
[你最近还好吗尚爱看少女漫画吗]
[真想带你见见我刚识到的她我想听你意见这算是病吧]
落俗的情歌套路,分手后,男孩对女孩的独自告白。
分手后的日子,你是不是还像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在静谧的午后,把少女漫画书轻轻铺在微曲的膝盖,斑驳的阳光温柔的照在你的脸上,那是我这一辈子看过最好看的画面。
最近都看不到你,是不是你已经比我更快的找到了新的喜欢的人?我害怕你亲口告诉我你已经有新的男朋友。
想给你看看最近刚认识的她,让你给点意见......其实,我这也只是想找个借口跟你见一面,想看到你得知我认识新的女孩子之后吃醋的样子,你,还会在乎我的,对吧?
[为何无论我愿意怎样试怎样也没令自己恋上她]
[还是我太爱你对过去太放不开]
尝试带着她去我们以前放学后经常驻足的唱片店,选了你最喜欢的歌手S的新碟试听,用以往熟悉的动作帮她把耳机戴上,她却说歌手S是她觉得唱功最差的歌手。
周末约了她在家楼下的咖啡厅温习,她问我要点一杯什么?我记得,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你会跟服务员说:唔该,要两杯拿铁。
感觉有点不对?或者说,是哪里都感觉不对。
她喜欢卡布奇诺,你喜欢拿铁。
她一点也不像我喜欢着的你。
第二部曲的《念念不忘》,作曲伍乐城,作词黄伟文,本是年初发行的一首单曲,后来被收录在同年9月发行的专辑《Addndum》。着实很少见相隔遥遥十年,把一首歌拿来炒冷饭,而且还是同班人马的制作。十年,好多事情变得面目全非,经典的歌后刹眼已走,缠绵着青葱的山丘,转眼也已成蚁丘。有人说黄伟文这个小婊砸在贩卖情怀,但我觉得,
有人愿意从众多可将情怀转变为经济效益圈钱的东西中,选择了这个为爱痴狂十年的男孩子的故事,通过旋律给予大众一个结局,这个情怀再矫情,我也坦然接受。
[十年又过去举止仍像少女]
[赠你哈啰吉蒂那玩具这天早变作茉莉香水]
十年改变的事情真不少,我记得你以前很喜欢我送给你的那个hlloKitty玩偶,每次被你拉着手走,都会看到挂在你挎包的玩偶也随着你活泼得一蹦一跳。如今在路上碰到你,早已经寻觅不到那个HlloKitty的影子,简单的嘘寒问暖,“咁耐冇见,你最近还好吗?”两分钟的对话结束,擦身而过只残存你比问候语气还淡的茉莉香水的味道。
[就像那青春洪水现在已经不可能追]
[纵使我最后曾认命邂逅了她但信一天总会再遇吧]
[我想听你说别喜欢她]
朋友都劝我:我们都在变,何必感慨从前。这些年,我也交了女朋友,也有自己简单的生活,但心里总是还按捺不住,我也搞不懂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仍时常会产生年少时那个幼稚的想法,想有一天遇见了你,谈起近况,谈起我的那个她,你会无理取闹的坚定的说:不许喜欢她,你只准喜欢我一人。
收官之作的《罗生门》,麦浚龙联手“平民天后”谢安琪为这个故事谱写了悲剧感浓重的一笔。一开始并不太懂这个歌名的意思,后来百度了才知道,罗生门是指对同一事件,当事人双方都各执一词,最终使得事实真相扑朔迷离难以水落石出。准确来说,这首歌更像是女主角对男主角的“打脸”,男声部分在整首歌中占的比例很小,个人觉得麦浚龙的声线把男主角对最后苦苦争取的紧迫感和声嘶力竭演绎得很到位。
港真,第一次听《罗生门》,并没有给我很惊艳的感觉,副歌部分没能令我一听难忘。但就像每次在网易云音乐听歌似的,本来觉得这首歌一般般,点开评论,知晓创作背景之后,再稍微糅合个人的感触和经历,歌曲便成了可供夜深细细慢嚼的苦口良药。
[狄更斯是漫画吗仍然少女误会了吗]
[迷恋蔽眼才给美化但其实真懂得我吗]
从初听到现在循环几十遍地一边听一边写,始终觉得谢安琪唱这几句时,声线冷得很凛冽,凉意袭人。一字一顿的否认,听者心寒,更不敢想象男主角如果听到的话,心该有多痛。
“我爱过哈啰吉蒂吗?似乎没有。”我对你的描述感觉异常陌生,你所谓忘不掉、苦苦深爱着的也不是曾经的我。感激与你度过青春那段美好的时光。但时日已迁,如今的我,只希望你不要一味在过去停滞不前。你应该记错了吧,我没有喜欢看少女漫画,我爱看的是狄更斯的小说,我更不是你心中一如初恋般美好的少女面庞了。你沉陷迷恋的,只是自己臆想横加拼凑的美丽假象。
[那动人时光不用常回看]
[难忘的因你太念念才难忘容易抱住谁十年最难是放]
再美好的回忆,又有谁可以抱住过世?你“纵使相见已是路人茫茫,脸书等爱侣入睡却偷看”,但我早已“若路上重遇会笑笑问你近况,你每晚更新的脸书却无谓看。”我怕内疚太深,所以不敢跟你直白,但真的害怕误了你,害了你在等待的时光中蹉跎。想跟你说过去的就过去了,我们无需重新再来。
歌曲结尾处的和声更是深化了这种悲剧感。
女:别疯狂
男:下个一月
男:愿如期团聚于
女:让前尘沉淀于
合:冰岛(福岛)某地方
他们的记忆是错位的,单凭个人之词,你会诧异的发现,他们阐述的好像根本不是同一段恋情,相差甚是南辕北辙,好像谁也没真实的出现在各自的世界里。男主角记得当初二人相约冰岛看极光,而女主角认为的却是福岛。但不管是冰岛还是福岛,大家也都心照,女主角不会赴约。而可根据同专辑的《雷克雅未克》可知,男主角最终是一人独自去了冰岛。
Part2
如果说《耿耿于怀》和《念念不忘》将在旧爱中不能自拔的人刻画得有血有肉的话,我更喜欢给世人有规劝醒悟之意的《罗生门》。
[那故事仓促结束不到气绝便已安葬]
[教两人心里有道不解的咒没法释放]
我想,男主角之所以十年之久还执迷不悟于女主角,是因为他们当年不清不白还没搞清来龙去脉就分道扬镳了吧。缺乏了决绝和足以说服对方的理由的分手,最是让被辜负的一方产生这种迷妹/迷弟滤镜。日后相处时间少了,“唯一能得知关于你的消息的,就只有你居住的那个城市的天气预报”,距离产生美感,加之对记忆的自动过滤,只留下共处的温暖美好片刻,更是让这种苦恋的执念来得轰轰烈烈,不由自主,这种无法对当事人表现的炽热的呐喊,慢慢地便化作越来越爱的自我作蛹。
也许,当男主角听完女主角的心声,感到世界被颠覆过后,更多的是一种解放和痛快吧。当我知道你一点也不爱我,一点也不在乎我的时候,我也就彻底的死心了,所有的妄念都如烟蒂的残灰般殆尽。
在后续的《雷克雅未克》中,我希望独自踏上冰岛的男主角,能释然地把所有关于她的记忆埋葬于此。
放下她,亦是放过自己。
Part3
不知道是涉世未深还是年轻气盛,我始终不相信能苦恋一个人长达十年之久。就像当初看《我的少女时代》时,那个号称所有人都能在片子里头找到自己青春影子的台湾电影。故事的结局是十年之后,徐太宇和林真心不忘初心,有情人终成眷属。太过于理想化的,我觉得纯粹都是胡扯。
也曾记得好些年前,问过一个人:“你觉得爱一个人是怎么样的一种感受?”他的回答简朴得让我记忆犹新:
“爱一个人,就是就算逛街时看到一件衣服,也会在想这件衣服适不适合她。”
“爱一个人,就是在遇到一切事情时,拐弯抹角的也能想起他。”
Part4
难得有一首歌能再次掀起数百万人对港乐的情怀追忆。
我想,大抵是因为歌词写进了太多人的心了吧。
听者有感而发,莫过于曾经或者正在受此情伤煎熬,身同感受,得到共鸣。
林夕说过一句话:“你的痛苦,其实并不孤独”,若是觉得其实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是这样经历过来的,你会不会又觉得好过了那么一点?
麦浚龙三部曲的故事里,苦恋十年无果的男主角固然可悲,然而在我看来,更为可悲的是男主角的现任。
也许,在你爱我,我爱你这个游戏里,果真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你理所当然的辜负了别人,也不要怪命运会让你遭到另一个人对你顺理成章的辜负,这都是报应和活该。”
当然,最后,还是希望大家深情得各得其所,如果没能得到应有的回应,那就停下追逐的脚步,要明白,即使年轻,也不要做无用功。
Part5
不知不觉的就码了这么多字,好久没有为一首歌写了这么长的一篇东西。不知道写这么长会不会真的有人有耐心看到最后,毕竟自己写的都是自己的感受,和着一堆经不起推敲的文字,但其实很多事实的阐述还是有认真查过资料再写啦。
也没想到,第一篇文章,居然就献给了《罗生门》这首最近才喜欢上的歌。
最后的最后,想稍微说一下麦浚龙。
最初对他的印象只有:《雌雄共体》,《有人》,《耿耿于怀》,还有他那做作的台风。后来,陈冠希的艳照门波及到阿娇,新闻突然杀出报到说麦浚龙告白阿娇,那时候还一脸鄙视的觉得麦浚龙肯定借处于风口浪尖的阿娇上位啦balabala的。再后来,高中时听了他的《弱水三千》被惊艳到,大学时看了他电影的处女作《僵尸》,开始对这个刚出道时被戏谑为“最不会唱歌的男歌手”大大的改观。他一直以来就冠以“富二代”的帽子,我想,如果一定要这么说,他也一定是个很有想法,很有才气的富二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