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访谈张博追风者说

中科白癜风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张博,祖籍安徽,中国环球飞行第一人、美国通用航空公司董事长。他用58天的时间,拿到陆地单发目视飞行执照,创造了美国伊利诺伊大学航空学院建校70年历史上拿到飞行驾照用时最短的纪录;年54岁时,用49天飞行公里,单独驾驶TBM单引擎涡轮螺旋桨飞机,途经23个国家44个起降点,完成了中国首次环球飞行;年,他再次起飞,68天途经21个国家55次起降,完成第二次环球飞行。两次飞行,扶摇直上九万里,俯瞰世界万万千。一直追风,永远“年轻”,山河辽阔,而梦更远。

年4月6日(冰岛时间),清晨从冰岛雷克雅未克出发

天空离我们并不遥远

张博团队的网站域名为“WindChaser”,追风者。自年接触飞行以来,他一直专注做这一件事。从一个人,到一个团队,再到“追风联盟”;从第一次环飞,到第二次,再到即将到来的编队环球飞行,他用身体力行,证明天空离我们并不遥远。

首次环球飞行,张博在检查飞机

什么是“环球飞行”?驾驶飞行器从地球某地起飞,以起点为终点;穿过地球所有的子午线(经线),即绕地球一周;总航程超过南北回归线长度:.6千米;在整个过程中必须是同一个飞行员和同一个飞行器;这是所有飞行员和飞行爱好者的终极梦想。

日前,张博的68天飞行手记——《环球扶摇九万里》新书面世,大家熟知的航空界传奇人物、中国机长刘传健评论,对于张博来说,“在云端的每一刻,时光飞逝,物我两忘”;濮存昕则说他“飞出自己的命运之弧”。

环球飞行团队成员合影

其实他一直在自己的弧线和轨道上,只是这生命的轮廓,比常人想象的更广阔、更无际。他的网站上,向更多年轻人邀约“比翼齐飞”,“无论在地球的哪个角落,人类都仰望着同一片天空。没有什么事比环绕地球的飞行更能代表人类之间互相理解、寻求联结的意志和决心。翱翔在万尺高空,得以用突破限制的高度去观察身边的世界,用超越极限的长度去深入内心的宇宙。环球飞行是一趟充满了洞见、抉择和承担的旅程。它需要坚不可摧的信念,和毫不妥协的勇气。”我们有一个家园,在地上;我们有一个梦想,在天上。张博正在组织一次更大的、举世瞩目的编队环球飞行,这将刷新至少两项世界航空纪录,对天空的探索,从未止步。

对话访谈实录

Q:安徽画报A:张博

Q“您是一位企业家,当时,是什么触动了您内心关于飞行的想法?”A:“这个事情实际上有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我小时候就觉得飞行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事情,对蓝天充满了渴望,很多小孩都有这样的想法,我也一样。但是因为时代背景的客观限制,一直没有条件,只能把它当做一个梦想,但它的种子是早早就在心里扎下根的。其二是当时我兼任一个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前几年公司的市场部专门写了一份对未来投资方向的报告,其中有一项就是做通用航空。为了尽快地了解所有的航空知识,我想学习飞行是个挺好的事情,能够很快地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比如飞机本身的构造,制造业航空系统,包括航空管制的运营、法律法规,再加上小时候的飞行梦,这是一件‘一石二鸟’的事情。

张博和他的训练飞机

我做了三四十年的企业,到了不惑之年以后,知天命了,很多人都是功名成就了,再干下去也没多大意思。一旦停下来,很多人就会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审视,甚至一些人会感到比较困惑。我想通过飞行来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几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我选择了去学飞行。当时给自己两个月的时间,我不知道两个月能否拿到驾照。为了集中精力学习,避免干扰,我决定到美国求学。因为学东西跟运营企业正好是相反的,运营企业你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学习是‘两耳不闻窗外事’。”Q:“在第一次环球飞行之前,您做了哪些准备工作?A:“我毕业的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正好有个非常大的航空中心,可以进行飞行教学。从一开始对飞机没有概念,到第一次上飞机,教练看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究竟有多大,再到各种各样的失重、翻滚。虽然心理和生理上都非常难受,但既然决定了来学,这一关都要过去,这点困难对我来讲也算不了什么。我们知道蹦极,自由落体大概是一个G的失重,然而在飞行训练中的失重,最大时速时可能达到四五个G,这是需要去承受的。

年6月5日(美国当地时间),西雅图多机编队飞行测试一刻

最大的问题是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航空有自己的语言系统,比如A\B\C\D在航空语言里是另外的提法,对于我这个英语非母语的人来说,也是一种挑战。所以那两个月,我一直在挑战自己的极限。除了在练习,就是在看书,跑步、锻炼体能,平均每天只有3至3.5个小时的休息。一共四项(笔试、单飞、口试、上机考试),第四项考试通过以后,伊利诺伊大学的Facebook账号上就推送了新闻,说张博在飞行基础为零的情况下,用了58天拿下目视单发陆地飞行驾照,创造了伊利诺伊大学航空学院建院70多年来的纪录。”Q:“当时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A:“因为(破纪录)这个结果,也给了我后来环球飞行的信心,我觉得我还可以挑战一次。当我拿个驾照以后,有机会跟更多飞行员进行交流,特别跟国内一些航空界的朋友来交流,我才知道中国还没有环球飞行,在这个领域还是空白。那我就想去挑战一下环球飞行,我觉得我还能再挑战一次,要做就把它做到极致。但做环球飞行,那我这个目视单发陆地就不够了,要升级成多发仪表等级飞行执照。从单发,到多个发动机;从目视,到只能看仪表,因为环球飞行你可能在云层里面,没有任何参照物,凭借仪表去完成飞行。”

张博挥手致意

Q:“决定做环球飞行,您的家人支持吗?”A:“家人肯定都是支持,但是也很担心。毕竟年龄在这,大家也搞不清楚,你怎么突然就想去飞行。一个朋友开玩笑说,你是不是中年危机啊?要显示一把你还年轻。有各种各样的说法。当时为了让家人更多地理解,暑假的时候我就让家人们来和我一起飞。飞完了以后他们觉着很安全,没有问题,也就放下心来。我女儿目前也在学习飞行。”Q:“两次飞行,各自承担和经历着怎样不同的意义和困难?”A:“第一次是填补中国环球飞行航空史的空白,对于我个人来说,是完成了儿时的梦想。第二次是我和王坚博士,希望为‘’做点事。我们当时都觉得环球飞行这个概念不错,因为它比较新颖,再加上我这个岁数,希望对年轻人有所启发。第一站,王坚博士来美国和我一起飞。我们想要告诉年轻人,有梦想就勇敢去追。要逐梦、追梦,然后圆梦。”Q:“第二次飞行用的飞机,钻石DA42,与第一次驾驶的飞机相比,有哪些不同与讲究?”A:“第一次用的机型是单发涡桨飞机,和大航航线飞机一样,有压力舱,速度也快,恶劣天气对它的影响不大,也比较安全,所以第一次飞行用的时间短一些。第二次虽然是双发,但是是活塞式的,没有压力舱,飞行米以上,就需要戴氧气,而且飞机上提供的氧气是有限的,主要是用于应急的装置。米以下的话,基本上都在各种各样的云层里,挑战性很大。它也飞不快,最多也就时速公里,不能越洋,我们只能沿着海岸线飞。

顺利完成格林兰岛飞越计划后,飞机在北大西洋上空开启夜航模式,于夜色苍茫中飞往冰岛

从北美洲要跨过大西洋的话,就要走北极圈,飞越格陵兰岛,这个片区基本上是没有人的,一旦有事迫降的话,很难定位你在什么地方。而且那一段多火山地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挑战。”Q:“飞行中,最深的感触有哪些?”A:“飞行中一个绝对的感受,就是人太渺小了。人绝对不能违背大自然,只能顺应自然。当你飞到空中的时候,特别是你遇到几百公里的一片巨大乌云,你会很恐惧,感到无助。

中国环球飞行飞回祖国第一站媒体见面会

其次一个感受,人类一定要善待我们现在生活的地球空间,不要破坏它。我通过环球飞行,在北极上空,亲眼看见上亿年的冰川在融化,一块一块地往下掉。几亿年形成的北极冰盖在断裂。北极熊原先是雪白的,但随着生存环境的变化,它需要不断地南移,南移后它的颜色也变成了灰白。人类如果经常做一些违背自然环境的事情,最终我们自身赖以生存的家园也会消失。

张博与他的钻石DA42

通过飞行,让我越来越深刻地理解到什么叫‘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旅途中,不管你是什么样的民族,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宗教信仰,你能感受到人心都是很善的。有时候语言无法交流,但是从他们的表情可以感受到热情和善良。什么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我想‘善’是最起码的一点,‘善’是融入人类基因的,是跨越语言和种族的。”

张博(左)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阿里云创始人、志愿者王坚博士(右)在驾驶舱合影

Q:“您会经常回家乡看一看吗?”A:“我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时候,因为工作需要在安徽待过一年。我祖籍是安徽,然而我出生在北京,但我也在安徽生活过,所以对安徽还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安徽是一个非常有文化底蕴的省份,地域广阔,皖南皖北从生活习俗上来说差异明显。安徽拥有黄山、九华山等诸多自然馈赠的宝贵资源,从历史上来说人文荟萃,淮河两岸文明厚植,我非常喜欢安徽。”Q:“接下来的编队环球飞行,这个计划已经开始启动了吗?”A:“这个计划早就启动了,受国际疫情、俄乌冲突等因素影响,可能会延期,但飞行团队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训练,为接下来做准备。

降落在挪威苏拉机场时,飞机突发起落架指示灯故障,张博在更换灯泡

因为我们都是用小飞机,它不能越洋,我们要从中国飞到北美的话,必须飞越俄罗斯进入西伯利亚、再经过白令海峡。但是我们所用的飞机是美国注册尾号的飞机,进入俄罗斯的话会受到限制,而这条路又是必经之路。最丰盈的享受来自飞行本身,借助人类科技和大自然的气流,在地球母亲的面庞上飞速掠过,人们才体会到一个追梦者的情怀和乐趣。其实飞行离我们的生活并不遥远,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和驾驶汽车一样。”(摄影配图及视频由环球追风者工作室提供|原创版权持有关于张博环球飞行的更多详情,请通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sidingbib.com/lkjd/118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